人的福緣不淺啊。
想當初在巴原上,古令是古雄川的宗主,雖地位超然卻無法與大派宗門相比,賢俊雖有大成修為卻只是一介散修,而云起更只是困守於步金山小世界中不為人知。而如今,他們的修為成就,超過了同時代的絕大部分修士。
幹元山金光洞已初具規模,雲起等三人先去拜訪了太乙等故友,然後也找了一片地方鑿建福地、開闢洞府。訊息在巴原傳開了,當然也傳到了中華九州各地,各路高人只要有辦法進入崑崙仙境,皆紛紛前往。
有人是一開始就想好了要在這世外仙境逍遙清修,有人原本只打算開開眼界遊一番,但遊之時便改變了主意,亦擇地而居,若是世間仍有牽絆,只在有必要時再返回人間,大部分時間仍長居崑崙仙境。
一時間,有很多原本眾人所不知的隱跡高人都冒出來了,比如在河泛之地以西、以北的好幾位荒王,也都來到崑崙仙境。就在最近幾年,九州眾修士已將這種事情稱為“飛昇”。
古時談飛昇,指的是踏過登天之徑、進入帝鄉神土永享長生;而虎娃所知真正的飛昇,是天刑超脫於生死輪迴,成為另一種存在;而如今又有一種飛昇的說法,是指飛昇至崑崙仙境。很多修士都感嘆修為太低或者福緣不夠,自己去不了,又找不到人帶他們去見識。
但飛昇崑崙仙境亦有兇險,當代涼花川宗主有七境修為,憑藉一件有護身妙用的飛天神器企圖穿過洞天門戶,結果不僅未能成功還差點殞落,幸虧被恰好路過的另一名修士所救。山黎部的長老山黎速,突破化境修為不久,勉強穿過門戶到達崑崙仙境,但也身受重傷。
由此可見崑崙仙境既號稱仙境,就不是一般人能到達的地方,至少要在化境修為穩固後方能出入,最好還要有護身法寶。有些人修為不足,卻被高人帶進去了,但憑他們自己的本事卻是出不來的,除非再有高人護送,或者就打算留在那裡。
崑崙仙境不再是無人之地,已變得很“熱鬧”,這些年去了數百位高人,而且幾乎都在崑崙仙境中擇地鑿建洞府、享受世外之逍遙,只是偶爾有事時才返回人間。這數百人不可能都是化境修為穩固,甚至不可能都有大成修為,其中有不少是被尊長或好友護送進來的。
有本事自行飛昇至崑崙仙境者,其中有不少就是世間傳承宗門的尊長,他們還設法將門下弟子傳人帶過來了一批,也在這裡建立了宗門福地。
比如有位高人原是中原某修煉傳承宗門的宗主,他將宗主之位傳於弟子,自己飛昇至崑崙仙境,在崑崙仙境中結交了幾位地仙。他又請這幾位地仙出手幫忙,回去了兩趟、帶來了宗門中的一批傳人,在崑崙仙境中又建立了宗門道場。
這位高人還在原宗門中吩咐,將來門中弟子突破八境修為,待修為穩固後可飛昇崑崙仙境再尋機緣,這簡直就相當於古時的登天之徑指引了。他的這種做法,還引起了很多其他宗門的效仿。
比如涼花川的那位宗主,因修為不足而飛昇崑崙仙境未成,身受重傷不久後便殞落了。其殞落前留下遺訓,後世傳人若突破化境修為,應前往崑崙仙境清修,尋福地再待後來者。
飛昇崑崙仙境的不僅有各宗門的尊長,還有不少原本人所不知的強大存在,比如蠻荒中的各路妖王。他們也飛昇至崑崙仙境,各尋山野建立洞府,這些人原是獨來獨往慣了的,到了崑崙仙境中也開始效仿所見的高人,以宗門尊長自居,但實際上就算有福地洞府,也未必就是嚴格意義上的傳承宗門。
據說祿終和昆吾在崑崙仙境中就收服了好幾位妖王,這些妖王在其門下聽命,於洞天福地中倒是自成一脈傳承。
來的不僅是人間的修士,居然還有好幾位真仙不知從哪裡冒出來了。
崑崙仙境中原先就有幾位真仙,比如東華、旱魃、應龍、烏木由,他們都因各種原由來到這裡。如今新來的這些真仙,要麼就是一直留在人間的,要麼是各處帝鄉神土不收或者已不願長居帝鄉神土的。無邊玄妙方廣中無處可去,崑崙仙境倒是個好地方。
崑崙仙境中的“熱鬧”也只是相對而言,那麼大的地方,只有這些人而已,就像在連綿大山裡撒一把豆子,看上去仍是一片蠻荒。而且崑崙仙境的範圍仍在不斷的拓展之中,不僅有真仙來此開闢洞天,眾地仙有時也會這麼做。
天成洞天乃天地造化而成,誰也無法獨自將之祭煉掌控,它連山河圖都能包容,當然也能將後來的仙家所開闢的洞天結界包容一體。
眾高人既然來到了崑崙仙境,也經常往來交流、聚會切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