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完全明白。話雖這樣說,但他真的明白麼?因為他在8 月29日的答覆中還是竭力企圖欺誑英國政府,看樣子他當時一定是認為,他這樣就既撿了便宜又賣了乖。英國的答覆和希特勒的初步反應,在柏林,特別是在戈林的巢穴裡,產生了一陣樂觀的氣氛,那位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達勒魯斯現在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那裡度過的。8 月29日凌晨1點30 分,這個瑞典人接到那位元帥的一個副官從總理府打來的電話。漢德'577' 遜走後,希特勒、裡賓特洛甫和戈林3 人在那裡研究了英國的復照。達勒魯斯從他的德國朋友那裡聽到的是,英國的答覆“非常令人滿意,戰爭的威脅極有希望已成過去”。
當天早晨達勒魯斯就用長途電話把這個好訊息通知了英國外交部,他告訴哈利法克斯說,“希特勒和戈林認為和平解決現在肯定有可能了”。上午10點50分,達勒魯斯見到了戈林,戈林熱情洋溢地和他招呼,使勁兒握著他的手,大聲說道:“要和平了!和平保住了!”有這樣可喜的保證撐腰,這位瑞典信便立刻前往英國大使館,把這個喜訊告訴至今尚未和他見過面的漢德遜。據那位大使描述這次會見的電報說,達勒魯斯對他講,德國人極為樂觀。他們同意英國答覆中的“主要觀點”。達勒魯斯說,希特勒“僅僅”要求取得但澤和走廊——不是全部走廊,而是通往但澤的鐵路沿線的窄窄一條走廊。達勒魯斯還對他說,事實上,元首準備採取“極其講道理的態度。他願意儘量同波蘭人妥協”。
那時終於有點醒悟過來的尼維爾·漢德遜爵士並不那麼相信。據他的客人說,他告訴他的客人,希特勒的話一句也信不得,達勒魯斯的朋友赫爾曼·戈林也是一樣,他曾經對這位大使說過“無數次”謊話。漢德遜認為,希特勒正在玩弄一套背信棄義的把戲。
但是,那位瑞典人當時正處於事件中心,漢德遜沒法讓他改變看法。他的醒悟甚至比漢德遜還要晚。他為了加一層保障,不使自己勞碌奔波的成果受到那位大使難以理解的悲觀情緒的破壞,在黃昏7 點10分的時候又打了一個電話,叫英國外交部給哈利法克斯留一個口信,告訴他“德國的答覆中不會有什麼困難”。不過這位瑞典人勸英國政府叫波蘭人的“行為必須得體”。
5 分鐘以後,即8 月29日晚上7 點15分,漢德遜到總理府去取元首的正式答覆。事情馬上就清楚了,戈林和他的瑞典朋友空歡喜了一場。在這次會見時,據這位大使事後立刻給哈利法克斯的報告,“雙方爭吵得非常激烈,希特勒先生遠不如昨天講道理。”
德國的正式書面照會重申了德國希望同大不列顛友好的願望,但強調指出,“不能犧牲德國的根本利益來換取這種友誼”。接著照會上就長篇大論地重彈老調,指責波蘭人的過錯,波蘭人的挑釁和“上天難容的野蠻虐待行為”,然後才破天荒第一次用書面正式提出希特勒的要求:歸還但澤和走廊,保護波蘭境內的日耳曼人。照會接著又說,要消除“目前這種狀況,不能再拖多少日'578' 子,更談不上再拖幾星期,恐怕只能有幾小時的時間”。照會接著說,德國不能再同意英國的看法,認為透過同波蘭的直接談判可以取得解決辦法。不過,“完全”為了讓英國政府感到滿意,為了維護英德友誼,德國準備“接受英國的建議,同波蘭進行直接談判”。“如果重新劃分波蘭領土”,德國政府未經蘇聯同意是不能給予任何保證的。' 英國政府當然不知道德蘇條約瓜分波蘭的秘密議定書。' 照會宣佈,“至於其他方面,德國政府在提出這些建議時絕對無意觸犯波蘭根本利益或對獨立的波蘭國家的存在表示異議”。
接著,到最後,來了圈套:因此,德國政府接受英國政府的建議,同意由英國出面斡旋,請波蘭派遣一位全權特使前往柏林。本政府指望該特使子1939年8 月30日星期三到達。
德國政府將立即擬出一個自己所能接受的解決方案,並且願意在可能辦到的情形下將該方案在波蘭談判代表到達之前交給英國政府。
漢德遜閱讀照會的時候,希特勒和裡賓特洛甫都一聲不響地在一旁看著他。最後他看到了德國期望波蘭全權特使於第二天到達的那一段。“這口氣聽來像最後通牒,”他說。但是希特勒和裡賓特洛甫矢口否認。他們說,他們只是想強調指出,“當兩國充分動員的軍隊已在嚴陣對峙的時候,時機是多麼緊迫”。
這位大使無疑還記得希特勒給予許士尼格和哈查的接待,因而問他,如果波蘭全權代表來了,是否會受到“良好的接待”,磋商是否能“在完全平等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