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秩序,不過是個表象罷了,‘外鬆內緊’這四個字就是此刻仁喀城最真實的寫照,無數密探混跡於人群,一隊隊僧侶沿街排做長龍,將信徒人群分割開來。僧侶臉上帶著和善微笑,不斷提醒人群注意腳下,有時還會對經過身邊的信徒誦經致福,但寬大的僧袍下卻內襯甲冑暗藏利刃,每個人都領受了法旨,擁有專行獨斷之權,只要發覺異常可以先殺後查。
大街上負責秩序、疏導人流、引著信徒進入指定區域這些事情都由僧侶來進行,完全看不到士兵的影子,刀兵不祥,不應出現在以慈悲為名的佛家盛典中,其實吐蕃人也真有這個底氣的,高原之國也是中土上最最純粹的宗教之國,來仁喀朝聖的百姓更不是流民、不是遊眾,他們都是虔誠信徒,共同的信仰讓他們堅強、忍耐、謙讓,就算遇到什麼變故輕易也不會有‘炸群’這樣的事情發生,想要他們互相踩踏亡命亂擁,除非佛祖現身且立地成魔。
想要在這樣的地方來行刺靈童,乾脆就是件不可能的事情……稻草就想過這件事。琢磨著在慶典當日如果要行刺或者作亂,自己應該怎麼做,他不是發了失心瘋忘記了自己的陣營,他只是‘代入’角色再封堵漏洞,以求萬無一失。
稻草是最好的刺客,他有這個資格去‘代入’。不過想來想去,最後他還是搖了搖頭頹然放棄了,雖然人潮洶湧。可這城中的信徒非但不是刺客的掩護,反而都是柴措答塔的眼睛、爪牙和悍不畏死的衛兵,藏身於人群中,只要刺客稍有異動。不等僧侶們撲上就會先被無數信徒死死按住,根本沒機會的。
不止稻草,就算宋陽帶著封邑中全部好手過來也一樣沒有機會。
不過,就算烏達對信徒足夠了解也足夠信任,他還是做出了最穩妥的安排…城中見不到士兵,不代表士兵不存在:聖城內數不清的建築都關門落戶,看上去很正常吧,趕上這等盛事,戶主人也會走上長街、走近聖山。家裡沒有人當然要閉戶。所以沒有誰會去想,這一座座建築中早都滿滿駐紮了全副武裝計程車兵,只憑一聲號角就會立刻衝殺出來。
還有屋頂,聖城內所有兩層以上的樓閣,全都被來自柴措答塔的忠心弟子把持,低垂的眼簾掩飾不住他們的正在人群中來回巡梭的銳利目光。
至於神山腳下,諸位這次盛典搭建起的禮臺周圍。戒衛就更提升了幾個檔次,來自柴措答塔的頂尖好手、來自大雷音臺的國師親信、來自吐蕃軍中的鐵血勇士,所有人都身著大紅色的密宗盛裝,穩穩守在站在自己的崗位上。
……
聖城內外瀰漫著淡淡的清新香氣,這種味道很有趣,若仔細去聞、去嗅,不覺得會有什麼味道,可不經意間也許是一陣清風拂過身旁、也許是一次深深呼吸之中。就會突然發現有淡淡香氣飄入鼻端,讓人精神為之一振。
這也是一重奇蹟,從破曉時分開始,聖城與七座塔蘭集就同時散出異香,不見花朵不見燻爐,無源且無端的香氣隨風來去。染出一片吉祥歡喜。
信徒集結、齊聚於仁喀城內,有著高深修持在身的大德上師陸續登上高高的禮臺,依次入位。當巳時過半,洪鐘大響自柴措答塔響起,轉眼傳遍四隅,靈童被人抱上金座,幾位紅衣護法緊貼金座站在靈童身後。
當靈童現身,信徒們齊齊爆發出一陣歡呼,隨即萬眾匐身行大叩拜之禮,口中統一唱起高原上的禮讚調子,場面蔚為壯觀,升座儀式也就此開始。
儀式中一道一道的程式自有德高望重的上師主持,靈童就只是坐著,笑著。
偌大典禮,流程繁複時間漫長,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時分,一個多時辰過去了,可是靈童就和剛剛登臺時一樣,沒有絲毫怯場,更不曾哭鬧半聲,他始終在笑呢。嘴角翹翹、烏溜溜的眸子炯炯有神,看看天、看看地、看看眼前無數信徒,白白胖胖的小手偶爾還會揮動幾下,精靈剔透小娃就那麼笑個不停。
整整一座聖城都是盛典的現場,距離遠些的信徒連小娃的身影都看不到,不過有幸擠在前排的高原人還是能看到靈童的笑容,時間過得越久他們也就越驚訝、越歡喜…這樣不停地笑著,即便大人也會面皮發僵神情疲倦,可靈童仍是笑得始終自然,始終歡愉。要知道靈童現在還不滿週歲,比著個冬瓜也大不了多少的小傢伙,一直這樣笑啊笑啊,開心得不得了的樣子,這難道不是一項奇蹟、不是一項吉祥兆麼?
雖然盛典莊嚴,不該分神,但‘靈童在笑,一直在笑’的訊息還是從前排信徒向後傳散開去,不用多少時候全城皆知……
雲頂活佛就在人群中,不太靠前,因為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