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2部分

自從異象開始,坐鎮柴措答塔的烏達就傳令下去,把每一樁奇蹟都傳書出去,讓正在前方奮戰的戰士們獲知喜訊…從信仰中獲得鼓舞、獲取力量,奮勇殺敵。

聖城內外,一片歡欣鼓舞…就只有一個人皺眉不語,顯得與周圍氣氛格格不入:雲頂活佛。

前陣子宋陽在草原出事的時候,封邑中的好手從四面八方趕去北方尋找,後來顧昭君等眾人自吐蕃返回南理,途中雲頂去了自己的教區,把為數不多的域宗弟子都聚攏到一起,跟著又和無魚一道去往聖城,因此耽誤了行程,隨即吐蕃人興兵難侵,他倆一時間也就回不去了。禮的,完全是禮數上的事情,但是他們抵達仁喀的時候就得知了吐蕃宣佈南理為弒主兇手,無魚和雲頂又不傻,當然不會在傻乎乎地送上門去,本來準備立刻就走的…可跟隨在雲頂身邊的域宗苦修不小心暴露了行跡,惹來了番兵的追殺。

所幸雲頂的修為驚人,且那個時候國師帶著手下與花小飛一起去了苦水關助戰,再加之域宗弟子個個都是苦修持、作戰時悍不畏死,捨命掩護著雲頂與無魚逃出劫難。

不過無魚師太的本事稍差,突圍時受了重傷,短時間裡無論如何也無法長途跋涉了,雲頂不肯捨棄同伴獨行,乾脆帶著她就藏身於仁喀城外,佔了‘燈下黑,的便宜,番兵把追捕雲頂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他逃回南理的線路上,是以兩位出家人躲過大難,一直在仁喀城郊逗留到現在。

有關塔蘭集的異象,雲頂全都聽說了,他還親自去過其中的兩座塔蘭,憑著他的本領和目光,自然能看得出,那些什麼跡象兆都是有人故意而為。

對此雲頂很不以為然。倒是無魚,微笑恬淡、語氣中帶了些無所謂的味道:“靈童升座,本就是為了提升吐蕃人才倉促舉辦的,其中再弄些手段,讓信徒歸心,再正常不過了。”

師太做高原女子的打扮,看上去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吐蕃老嫗,修養了這段時間,傷勢漸漸癒合,總算撐過了生死大劫,不過現在還沒辦法施展武功。

雲頂嘴唇動了動,似乎想做長篇大論來辯駁,可最終只是緩緩搖頭,低沉講出四字:“不敢苟同。”

雖然同為我佛信徒、同為佛祖教下流派,但相比之下,雲頂的域宗要單純得多。在雲頂眼中,拜佛不是求佛,信仰本身不應和外物有一點牽連,而是源自本心的自我反省、領悟和進步。

既然是發自本心,和尚也好、上師也罷,就只能宣講道理、度有緣者入佛門,不能強迫別人來信佛,更不能蠱惑別來人拜佛,而塔蘭集發生的種種,對雲頂來說就更加惡劣了,這是分明是有人在打著佛祖的幌子來實現個人目的,乾脆就是招搖撞騙,何其可惡。

這樣的做法與偏荒村落裡巫婆神漢用香灰製成的仙藥騙錢有什麼區別。

雲頂的想法有些太純潔了,其實不止他,域宗歷代活佛都是如此。抱著這樣的想法,縱然有心眼絕技、縱然有驚人的降魔功法傳承,又怎麼把教派發揚光大。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雲頂寧可要一個沒落的域宗,也不想主持一個以佛祖之名來欺世的繁盛大宗。

無魚笑了笑,沒再說什麼,對這位老活佛她談不到認同,但不妨礙欽佩。

雲頂又沉默了一會,抬頭看了看門外漆黑天色,忽然道:“明天靈童升座,我打算進城去看一看。”心,我會小心,更不會去搗亂…總要為在升座時為小活佛祈上一段平安咒的,你莫忘記,不管怎麼說我也是密宗的教下弟子。”

無魚沒再反對,應道:“我和你一起去,我也想看看小活佛長得胖不胖。”

雲頂不反對,笑呵呵地點頭,不再說話,拿起藤條起身走到門外,開始自伐其身,他是苦修持,黎明之前動手打自己,是他每天必修的功課,如此能讓他內心安寧——….

第一三一章 升座

黎明之時,高原人心中聖城仁喀四門大開,早就等候在外的信徒蜂擁而入。

進入城中的信徒雖然彼此擁擠著,走路都顯得有些艱難,但全都努力恪守謙和、遵守秩序,聽從僧侶們的指揮,幾乎沒有人會逾禮造次,很簡單的道理,他們不是來看熱鬧聽大戲的,都是虔誠佛徒,進城只為是來朝聖的。

聖城辦聖典自然也有它的氣度,一來儘量不會阻擋信徒入城朝拜,哪怕城中已經人滿為患,除非實在容不下了,門口計程車兵才會勸說信徒停止進城,後者也不會有所不滿,就此止步;二來城門衛兵也不會對神佛弟子嚴厲呵斥、好像看賊般的審查

當然,這份看上去主要是依靠信徒自律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