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在與他人進行社會行為的交換。透過交換,交換不同的金錢、時間、情愛、資訊、服務等,我們逐步建立起與我們周圍的人之間的關係。在這些交換中,我們可以選擇合作,共同工作達到共同的目標;也可選擇競爭,在相互鬥爭中努力使自己獲益,讓他人受損。

那到底是什麼在決定著人們究竟是選擇合作,還是選擇競爭呢?尤其在團隊的內部,有以下五種因素在左右這種決定:

1。我們對於形勢的看法。可能常常看到的是一種非贏即輸的形勢,於是我們習慣性地認為競爭是惟一存在的選擇。而實際上事情不是非黑即白,只要你拉大思考的角度,你就會發現雙贏的方法一樣能夠存在。

2。他人的行為。我們通常並不是按照“己所不為,勿施於人”這一為人處事的黃金法則來待人接物的。相反,更常用的,更司空見慣的是,有恩報恩,有怨報怨。這一概念叫做人際交往的互易性。

3。我們如何歸因他人的行為。如果某人與我們合作,在世風的薰陶下我們更容易考慮的不是如何去合作成功,而是設法推測其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不是隱藏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果我們將他的合作歸因為他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好人,很明顯,我們的反應會與把他的合作歸因為企圖收買我們完全不同。

4。涉及的人數。這是非常不幸的一點,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當今企業機構裡的團隊健康度的動向是,我們在一對一的關係時比在團隊關係時更可能合作。事實上,我們的合作意向完全是隨著團隊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