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終於撕破偽裝,在上海發動了反革命政變。

寧漢對立,何去何從?這是擺在每個革命志士面前的大問題,必須迅速作出抉擇。在這個歷史緊要關頭,葉劍英毅然決定“棄寧歸漢”,走上革命反蔣的路。“革命成功階級滅,慰祝蒼生樂大同。”這是葉劍英的革命理想,為革命可拋棄功名富貴。這個身在敵營中的革命者,親手起草了一封“通電全國討蔣”的電文,宣佈與蔣介石徹底決裂。

葉劍英的反蔣電文,使軍界大為震動,蔣介石聽說後將信將疑,待弄清事實真相,葉劍英已離開吉安到武漢去了。

在武漢,葉劍英隨張發奎的部隊參加了第二次北伐,攻打奉系軍閥,獲勝後任第四軍參謀長(軍長黃琪翔)。

葉劍英隨師返回武漢後,形勢日益惡化。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蔣汪“寧漢合流”,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這使葉劍英又一次受到了反面教育,更加相信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當時,第四軍內共產黨員和進步青年最多,張發奎、黃琪翔對共產黨的態度也較接近。葉劍英結識了更多的共產黨員,直接受到黨的更多的教育,入黨的要求更強烈了。第四軍政治部有一位1925年入黨的共產黨員李安,與他是老鄉,交往密切。葉劍英懇切地向他吐露心聲,第二次向黨提出入黨申請。

李安向周恩來作了彙報,周恩來當即表示,這個人我瞭解,可以入黨。黨組織經過慎重考慮,認為葉劍英受到長期的嚴峻考驗,符合一個共產黨員的條件,便於27年7月批准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不過,當時非常秘密,很少有人知道,直到9月在江西萬安因工作需要,才第1次通知他參加教導團共產黨的會議。

“人生貴有胸中竹,經得艱難考驗時。”葉劍英這兩句詩表達了他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也是他從找黨到入黨,走過曲折道路,經過長期考驗的生動寫照。

從此,葉劍英拋棄高官厚祿,從國民黨的一個高階軍官逐漸成長為一個共產黨的優秀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建立了豐功偉績,作出了不朽貢獻。

2 軍事韜略之謎

葉劍英文韜武略,智勇兼備,素有“儒將”之稱。在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作為最佳“參座”,屢出奇計,巧於用兵,所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此之謂邪?

2.1 北伐初露鋒芒

1926年7月,廣東國民政府開始北伐。葉劍英隨軍由湖南來到江西。

北伐軍攻佔南昌後,敵人迅速組織優勢兵力進行反撲,北伐軍被迫退出南昌。這時蘇聯軍事顧問加侖將軍建議,停止進攻兩週,觀察一下形勢再打。但是第一軍總指揮王柏齡不聽加侖的勸告,為爭奪攻佔南昌的頭功趕到前線,急於攻城。

葉劍英分析當時的敵我態勢,認為孫傳芳部據守的人數比中路軍多;地形條件也於我不利,故力主不打。他向王柏齡建議:

“南昌三面環水,如果敵人斷了我們的退路,進去了也出不來;我軍剛退,城內局勢不穩,暫不進去為好。”

王柏齡拒不採納他的意見,孤軍突進,結果孫傳芳來了個兩邊包圍,部隊損失慘重,倉皇撤出,王柏齡自己也隻身逃跑,險些當了俘虜。

在最後攻佔南昌戰役中,葉劍英和一師師長王俊援助李宗仁的第七軍攻打江西武寧縣崑崙山下的王家鋪。

葉劍英隨師到達,觀察戰場,看到孫傳芳部下陳調元的三個師據守鋪南一列高地,頑強抵抗。第七軍全線向各山仰攻,很是吃力。這時,雙方都打得精疲力竭,戰鬥已近尾聲。

葉劍英看後便向代師長王俊說:

“他們已經打了三天三夜了,我們稍加點砝碼,敵人就退。”

他建議將部隊主力迂迴到敵人側後去,用一小部隊佯攻,命炮兵上山開炮,迫使敵人退卻,在運動中殲滅之,戰果必大。

王俊不聽,說:

“那不行,我不能分兵!”結果將部隊全部拉到山上去,剛打幾槍,敵人就逃跑了。

王俊得意地喊道:

“敵人退了,我們追吧!”

看到這個不講戰略戰術的打法,葉劍英氣壞了,他強忍著憤怒說:

“還追個屁!等你下了山,人家已經跑到幾十里路外了,什麼也繳不到。”

王俊不聽葉劍英的意見,在江西已打過一次敗仗,這次又打了個消耗戰,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