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苦、窮困的生活。當時的馬來西亞,是英殖民主義剁肉板上的一塊肉,任人宰割。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正打得不可開交,日本帝國主義趁機向袁世凱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袁賊也妄圖賣國稱帝。人民怒不可遏,各地義軍揭竿而起。國內“討袁”的勝利,使漂流海外的葉劍英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激發了他的愛國熱情。他逐漸認識到:所謂”東亞病夫”是列強加在中國頭上的,中國人民只有革命,打倒列強,才有出路。

葉劍英在怡堡託親求友,到處找工作,但總是碰釘子。

就在葉劍英謀生困難的時候,雲南講武堂派人到馬來西亞怡堡招生來了。葉劍英懷著救國救民的願望,投考講武堂,結果被錄取。

1917年夏,由堂兄宜桐等人湊足旅費回國赴昆明入學。

為了表示自己從戎的決心,他入學時將名字改為葉劍英。

雲南講武堂創辦於清末時期,民國以後不斷擴充,在護國討袁鬥爭中起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葉劍英在講武堂學習期間,學校分步兵、騎兵、炮兵、工兵等科。他學的是炮兵,屬第十二期學生。當時學校的一切都照搬日本士官學校那一套,教育方式簡單粗暴,禁止閱讀規定以外書籍。在這種情況下,葉劍英堅持勤學苦練,還是讀了許多軍事理論書籍。由於他刻苦用功,所以軍事考試、測驗或沙盤作業等,成績都屬優良,連教官也欽佩他的才幹。

當時由於學校禁止而沒有組織華僑同學會,但凡有重大事情,大家都自發地在昆明兩粵會館聚會,商討大事。在這裡,葉劍英成為群眾的首領。

儘管當時學校空氣沉悶,葉劍英還是儘量與外界取得聯絡,關心時局。其時主辦講武堂的雲南督軍唐繼堯標榜自己是王陽明的信徒,經常來校宣講所謂“致良知”一套學說,卻避而不談孫文學說。這使一向敬仰孫中山的葉劍英很是反感。

一天,他聽完唐繼堯的“訓話”,當即站起來問道:

“請教督軍,你講的王陽明學說,和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有什麼相同之點?”

問得唐繼堯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葉劍英不但注意分辨政見的是非,用進步思想充實自己的頭腦,還苦練軍事技術,提高自己的本領。他曾苦練武術,使講武堂一個驕橫的日本教官甘拜下風,不再小瞧中國人。

1919年冬,葉劍英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三年的學習,為他後來從事軍事活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3 保衛孫中山

學有所成的葉劍英,滿懷抱負,希望能投身到為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的革命鬥爭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年青的葉劍英從昆明回到故鄉廣東,一心想追隨孫中山先生,為國家和民族利益盡力。

這時形勢卻發生了變化,孫中山建立的護法軍政府,已被盤踞在廣東的桂系軍閥和政學系頭子所把持、孫中山受排擠被迫於1918年5月4日辭去大元帥職務,離開廣州回到上海。

葉劍英拒絕了桂系軍長兼潮州鎮守史劉志陸的挽留,前往漳州,投奔孫中山組織的“援閩”粵軍。1920年8月,擔任炮兵連長的葉劍英參加了粵軍回粵、驅逐桂軍陸榮廷、莫榮新之役。

粵軍佔領廣州後,孫中山從上海回到廣州,重新組織軍政府。葉劍英受吳鐵城的邀請,留在軍政府副官處做事。由於他工作成績優異,吳鐵城對他非常滿意,經常誇獎他的才華,還介紹他加入中國國民黨。

1921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就任中華民國政府大總統(非常大總統),不久,葉劍英經吳鐵城的介紹以大總統隨員的身份,隨孫中山一起入桂,參與北伐的準備工作。

1922年2月初,孫中山命令各軍分路出師北伐。陳炯明阻撓北伐。孫中山回師廣東。葉劍英被任命為海軍陸戰隊營長,隨江防艦隊護衛孫中山從桂林經梧州,東下廣州。

1922年6月16日,陳炯明叛軍圍攻廣州總統府。孫中山化裝脫險,前往駐長堤天字碼頭的江防司令部。葉劍英奉江防司令陳策之命,護衛孫中山前往黃埔。在孫中山蒙難50多天的日子裡,葉劍英冒著生命危險,親率士兵巡邏,忠貞不渝地保衛孫中山的安全,直至孫中山於8月9日離開廣州。

在此期間,葉劍英與在廣州的雲南講武堂華僑同學,通電聲討陳炯明的叛變行為。港澳和華僑各埠報紙紛紛登載、轉載,在輿論上引起強烈反響。

1924年初,國共開始第一次合作。為培養革命的軍事幹部,在蘇聯和中國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