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孫悟空的本事倒是不可小視,他抗拒天兵,打敗了哪吒三太子。李天王兵敗回到天上後,天宮進行了一場政策對話:
卻說那李天王與三太子領著眾將,直至靈霄寶殿,啟奏道:“臣等奉旨出師下界,收伏妖仙孫悟空,不期他神通廣大,不能取勝,仍望萬歲添兵剿除。”玉帝道:“諒一妖猴有多少本事,還要添兵?”太子又近前奏道:“望萬歲赦臣死罪!那妖猴使一條鐵棒,先敗了巨靈神,又打傷臣臂膊。洞門外立一竿旗,上書‘齊天大聖’四字,道是封他這官職,即便休兵來投;若不是此官,還要打上靈霄寶殿也。”玉帝聞言,驚訝道:“這妖猴何敢這般狂妄!著眾將即刻誅之。”正說間,班部中又閃出太白金星,奏道:“那妖猴只知出言,不知大小。欲加兵與他爭鬥,想一時不能收伏,反又勞師。不若萬歲大舍恩慈,還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個齊天大聖。只是加他個空銜,有官無祿便了。”(第四回)
天庭對悟空的寬容(3)
巨靈神不過本事不如人,天王就要斬了他,沙僧不過失手打碎琉璃盞,就受到嚴厲處罰。哪吒三太子不過打了敗仗,就說“望萬歲赦臣死罪”。與之相比,此時孫悟空地位較低,至少不如捲簾大將,犯下的更是大逆不道之罪,卻什麼事也沒有。太白金星竟然對玉帝說,對這個妖猴,您不如干脆大度一點,不與他計較,“大舍恩慈”,就讓他做個齊天大聖算了。這算什麼話,大度、不與他計較已經頗為不合玉帝一貫的處理方式了,“就教他做個齊天大聖”已經不只是大度、不計較可以形容的了,這還關乎天庭的榮譽呢,而且,就為了這麼個妖猴,就要突然增加編制嗎?要知道天庭的編制可不是一般的難哪。他還說增兵與悟空鬥,反又勞師,這算是什麼話,“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天庭養著這麼多兵將,難道只是放在那裡的擺設。
第一次招安的時候,太白金星說“可念生化之慈恩”,第二次招安時,太白金星說“不若萬歲大舍恩慈”,這明確表明,兩次招安悟空,都是舍了“慈恩”的。但這樣的“慈恩”卻很少舍給別人。悟空對這樣的安排,自然是滿意之極,他對太白金星說,“前番動勞,今又蒙愛,多謝,多謝!但不知上天可有此齊天大聖之官銜也?”連他自己都不太敢相信有這樣的好事,還懷疑天上有沒有齊天大聖的職務。金星說,我既然來了,就不會有問題,你跟我走就是了。
有意思的是,孫悟空另外有六個結拜弟兄,他們都自稱“大聖”,與悟空的本事也只在伯仲之間,卻從來沒有聽說過天庭有對他們給以高位、進行招安的想法。太白金星也沒有急急忙忙地出來講話的意思。看來,同樣的好事是不會落到孫悟空結拜弟兄的頭上的。
(3)孫悟空鬧事的第三階段
這孫悟空也是,越鬧官做得越大,官做得越大他闖出的禍事也越大,直到最後收不了場,被如來佛鎮壓在五行山下,才不得不老實了。
就算是如來,對悟空似乎也頗不一樣,在把他鎮壓在五行山下後,留下話來,說“待他災愆滿日,自有人救他。”看來不管他犯了多大的錯誤,還是應該以批評、教育和挽救為主。其實,就以他在佛祖手中撒尿一事來說,就已犯了大不敬之罪,至少,佛祖對他不會有什麼好印象,但佛祖卻對他大度得很。
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觀音第一次見到他時,還“嘆息不已”,並作詩一首:
堪嘆妖猴不奉公,當年狂妄逞英雄。
欺心攪亂蟠桃會,大膽私行兜率宮。
十萬軍中無敵手,九重天上有威風。
自遭我佛如來困,何日舒伸再顯功 。
(第八回)
對於這麼一個狂妄悖逆之徒,她有什麼可嘆息和同情的呢?而且,她此時作這個表態,從政治上說是有風險的,畢竟孫悟空是被觀音的領導如來佛親手關起來的。觀音此人在政治上十分成熟,除非有特別的理由,是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的。比如說,對於被捉起來的牛魔王、被打死的六耳獼猴,觀音是絕不可能“嘆息不已”的。
菩薩見悟空的過程中,有件事十分蹊蹺:
菩薩道:“既有善果,我與你起個法名。”大聖道:“我已有名了,叫做孫悟空。”菩薩又喜道:“我前面也有二人歸降,正是‘悟’字排行。你今也是‘悟’字,卻與他相合,甚好,甚好。這等也不消叮囑,我去也。”(第八回)
此前,菩薩已見過沙僧和八戒,併成功地給他們取了法名。但偏偏給孫悟空取法名的過程發生了波折,為什麼會這樣呢?按照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