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1部分

集中在宣大和薊遼一代,而西三邊的主要任務,也從原先的抵禦蒙古入侵,轉移到了撲殺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所以這次復套作戰,王崇古在擠出四萬精兵之後,已經不能多調任何兵馬出關了,否則境內就要天下大亂。

如何解決流民問題,是關係到王朝存續的重大課題,到目前為止,包括高拱和張居正這樣卓越的改革家,也只是把目光放在打擊土地兼併上。但沈默知道,這樣或者一時可以靠著強權取得突破,但嚴重損害官紳集團利益的結果,就是人亡政息,甚至人還不亡,政就先息了。

受到時代的侷限,高拱張居正們無法解開這個死結,但沈默有著超越時代的知識,他知道還有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可以在不損害既得利益者的條件下,來解決流民問題。其關鍵就在於,能否開闢一個或幾個國內具有生產能力和發展潛力,並能衝進國際市場的工業部門,將勞動力從傳統的、自給的、人均產值很低的農業部門轉移到人均產值大幅度提高的工業部門,完成國民收入由遞減向遞增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權貴地主將向產業資本家轉化,從而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這就是所謂的工業化之路。

這讓一直苦於無法破局的王崇古,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不由興致勃勃道:“看來工商業還是很重要的嘛。”

“但大明需要的,不是交換的價值,而是提高生產的能力。”沈默想到這些年來,大明工商業發展的方向,不由苦笑道:“提升國家實力,甚於追求財富的道理,又有幾個人能明白呢?”說著擺下手道:“離題太遠了,這個改天再說吧。”

“好。”王崇古點點頭道:“大人說三管齊下,武力算一個、羊毛算一個,還有第三個是什麼呢?”

“第三個,就是宗教。”沈默目光幽深道:“我要讓宗教代替戰爭,成為蒙古貴族維繫統治的工具,這也是今天我為何跟諾顏達拉說那麼多的原因。”

“宗教。”王崇古輕聲道:“哪一個門派?”

“喇嘛教。”沈默淡淡道。

“哦,原來是藏傳佛教。”王崇古對此不陌生,此教源於西藏,在青海番人中受眾頗廣,大有興旺發達之意。和佛教的作用類似,這個教派宣傳的是四諦五明,六道輪迴,講究的是‘修來世’,所以貴族的特權是前世修行的‘善報’,而勞苦大眾之所以受苦受罪,是因為前世造孽的‘惡報’,可以使信徒安於現狀,自然利於貴族統治。

“可是蒙古人不是信薩滿教嗎?”王崇古問道:“信仰這東西,難道能輕易替換嗎?”

“別的宗教不能,但薩滿教可以,因為它都算不上一門宗教。不是某個人創立,而是伴隨原始部落的產生而產生的,崇拜物件極為廣泛,動物植物山川河流皆可成為其信仰。沒有成文的經典,沒有有宗教組織,沒有寺廟,也沒有統一、規範化的宗教儀禮,更沒有教義。其完全靠本部落的巫師口傳身受、世代嬗遞,可以說,其宗教力量極為薄弱。而且因為部落間崇拜的偶像各不相同,非但沒有凝聚力,反而還會導致無休止的內亂。”沈默對王崇古解釋道:“薩滿教沒有的,藏傳佛教都有,根本不是後者的對手。而且最重要的是,喇嘛教在藏地的成功經驗表明,他們確實可以化去少數民族的戾氣,使他們的戰鬥力大為下降。”

“想想還真是,從宋朝開始,吐蕃人就然不再與中原為敵,反而還主動朝貢,本朝更是如此,”王崇古點頭道:“戰鬥力也確實下降的夠嗆,青海幾十萬藏民,被卜孩兒的千餘瓦剌殘兵敗將欺負的死死的,難道這真與喇嘛教有關嗎?”

“當然沒那麼絕對,但確實關係很大。我琢磨著,原因大體有三,一個,就是剛才說的額,喇嘛教宣傳只求來世,使信徒逆來順受,其暴戾之氣也在燒香唸佛被消磨殆盡。二來,他們的僧人遵循‘二不戒律’,一不參加生產勞動;二不娶妻生子。這對人口本就稀薄的蕃族來說,意味著人口與戰鬥力的下降。第三,就是政教合一之後,藏人已經沒有了必須戰鬥的理由,長期不戰必會忘戰,被蒙古人起復也是應當。”沈默把碗中的酒水飲盡道:“對於草原遊牧民族來說,用喇嘛教取代薩滿教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可以使原先四處遊蕩不定的牧民,吸引至比較固定的區域。因為薩滿教祭拜山石、樹木、湖泊……可以在任何地方舉行宗教儀式,但改信喇嘛教後就必須有寺院才行。正所謂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如此三管齊下,相互配合,經年日久,成吉思汗的桀驁子孫,終將成為我大明之順民也!”最後,王崇古心悅誠服的讚道:“我是第一次,對平定九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