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臺和報紙上做廣告,這相對於網站上的宣傳,其實是比較落後的方式了,畢竟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既然要做團購,當然是要在團購網上面大肆宣傳啊,可是袁達呢,他卻偏偏要利用這種另類的優勢,玩一次劍走偏鋒。
電視和報紙上,刊登出了“唐島海鮮自助”的大廣告,報紙上面一天足足近千塊,電視上一秒鐘那也是需要幾百塊錢的,而且一天還需要輪播幾次才可以。
而團購的網站上呢,竟然僅有那麼手指甲大小的廣告文字,這說起來其實根本就不對等嘛。
可事實上,這就是袁達要的效果。
特別是團購網上的折扣寫明是午餐77,晚餐98的折扣價,而報紙和電視上面,卻統一折扣九五折,只需要拿著當天的報紙過來,即可享受折扣價。
九五折,還是新店開張的折扣價,說起來應該已經是最低的價格了,而這個折扣換算下來,晚餐需要的價格是112,而午餐呢,則是需要83的價格。
而這個價格,實際上卻要比網站上團購的價格要高出許多,就拿最為火爆的晚餐為例,團購的價格是98元,而報紙上的呢,則是需要112元,相差了14塊錢,如果是四個人一起過來吃飯,那麼就能夠額外多省下56元。
難不成是報紙和電視臺弄錯了?既然是新店折扣,又怎麼會價格不一樣?
可實際上,這就是袁達需要的效果,而袁達之所以這麼做,為的就是突出團購的價格優越性。
要知道,袁達作為曾經的顧客,曾經的消費者,可是很懂得消費者的習慣性。
首先,如果要吃飯聚餐的話,首選的當然是那些熟悉的店鋪,而自己這種並不熟悉的新店,其實很少有人會選擇。
所以袁達才會在報紙上面大肆宣傳,為的就是要市民們知道自己這家餐廳的存在。
而知道之後,那麼有心的人當然會去上網查一查餐廳的環境和評價之類,而這樣一來,顧客就能夠發現團購的網站價格遠比報紙上的價格要優惠許多,所以這就是袁達所需要的結果。
報紙和電視臺,並不是直接銷售的平臺,而是作為一個假象的銷售手段罷了。
這就像同樣的兩筐蘋果,由相鄰的兩家水果店來售賣,一筐賣四塊錢一斤,一筐賣三塊五,在熟知蘋果的情況下,自然是低價賣的更好,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道理。
而袁達要做的,其實就是這樣罷了。
當然,袁達也不可能一直這樣做下去,要知道,在電視上和報紙上做廣告的價錢可著實不便宜,但袁達卻並不擔心不做廣告之後的效益。
因為廣告廣告,就是為了廣而告之,既然大家都已經知道了自己的餐廳,那麼所謂的廣告也就不需要了。
剩下要做的,就是最為實際的“廣告”了,那就是口碑,只要有了最為堅實的口碑,那麼不愁沒人過來吃飯。
有了人來吃飯,那麼就有了錢,有了錢,就可以再開其他的連鎖店了,慢慢一家變兩家,兩家變五家,五家變二十家,二十家變五十家,五十家變一百家。
到時候,袁達可就真的成了一個大老闆了。
只不過嘛,現在這都是袁達的幻想罷了,因為現在的情況誰也不知道究竟會是什麼樣子,即便目前來看挺不錯,但是天知道等團購活動開始的時候,究竟能有多少人來餐廳兌現他們預售出去的訂單。
畢竟訂單是訂單,人家可有能力退貨的呢,萬一人家不喜歡,或者不想來了,直接退回那可就糟糕了。
當然了,袁達其實也早有準備,那就是早就想好如果萬一有人給自己的餐廳不好的評價,那麼網站方便也會出面處理。
至於怎麼處理嘛,那很簡單,直接刪除或者是禁言,這對於網站來說,簡單的很。
而袁達呢,也早就註冊了那麼三五個小號,準備去刷一刷評分和評論什麼的。
可實際上呢,袁達根本就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了,因為相對於上千人的評論,袁達的那幾條評論,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
沒過兩天,袁達的所有評論都已經石沉大海,因為在袁達的後面,每天都會由許許多多的評論出現,當然,這些評論大部分還都是誇讚餐廳的。
而即便是有不滿,那也是因為吃飯需要排號太久的關係罷了……
第587章 火了!
第587章火了!
兩天後,餐廳按照當時團購上面的約定時間,正是展開了團購的策略,而當天中午,潘紅兵就領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