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7部分

此人年已五旬,然而精神矍鑠,身手矯健——姓張名任。蜀郡人也,曾仕劉璋為從事。佐劉璝以御劉備,戰敗被俘後,堅不肯降,厲聲道:“老臣終不復事二主矣!”劉備感其忠勇,並未殺之,而釋其為民——不想他卻歸入了吳懿麾下!

在原本歷史上,張任是被劉備砍了腦袋的。但在這條時間線上,二劉相爭,劉備背約之惡名不著,川中降者更眾;而且劉備也沒在雒城下困頓經年,就連龐統也不慎中箭而死,這仗既然打得比較順手,對於劉璋故將也便相對寬容。沒有因此而死的,不僅僅張任而已,還有楊懷、泠苞、鄧賢等,盡皆得保首級,這會兒全都混在衛士堆中,各執利刃,合鬥關羽。

似此般都是昔日劉璋麾下驍將,以四戰一,哪怕關雲長真是一代武神,也終究雙拳難敵四手,討不得便宜去啊。惡戰之中,關羽一戈砍翻鄧賢,隨即側身將楊懷讓入近處,避過其械,蒲扇大的手掌張開,朝其面上一搡,楊懷倒飛出去,正中殿柱,腦漿迸裂而死。但同時張任、泠苞手中兵刃也皆刺中了關羽,關雲長大叫一聲,目眥盡裂,自知不免,遂奮盡全身氣力將手中長戈朝吳懿擲去。

吳子遠嚇得魂飛天外,匆忙間扯過一名朝官擋在身前。那戈正中此朝官,貫胸而入,“當”的一聲,插在吳懿身上。吳子遠但覺大力湧來,不禁喉頭一甜,“噗”地吐出一口鮮血——他心說好險,要不是我今天朝服內罩以兩層衷甲,則必然橫屍當場矣!

總之,張任、泠苞滿身是血,好不容易才把關羽給砍倒在地,隨即就其衣內搜出遺詔,遞給吳懿。吳懿三兩下將遺詔撕得粉碎,然後攘臂高呼道:“天子既崩,骨血見在宮內,便當立為嗣主,安可求之假子耶?!”群臣盡皆面無人色,只得一起伏拜在地:“但從舅命是聽。”

其實對於這一幕,吳懿策謀已久。當日劉備固然是摒退眾人,獨將關羽扯近,悄聲透露欲待傳位給劉封的心思,但吳皇后執掌後宮,就不可能聽不到一點兒風聲啊,急忙遣人通知其兄吳懿。吳懿當場就傻了,心說倘若劉封上臺,關、張為佐,他又不是老皇帝的親兒子,到時候會搭理我這個幹舅舅嗎?直接幹掉我都是很有可能的呀!

關鍵劉備麾下幾大集團爭權奪勢,內鬥無日止息,原本矛盾最尖銳的是東州黨和荊州黨,但自從龐統去世後,荊州黨便即式微——新首領徐元直並無野心,權力慾也薄弱,難以領袖群倫——而法正亡故後,東州黨的首領則變成了李嚴和吳懿,勢力並未有太大衰退。但這並不是說東州派可以一黨獨大了,劉備元從眾將尚在,那可是一座最受恩寵,很難逾越的巍峨高山哪。

劉備在時,尚能夠儘量磨合各集團之間的矛盾,使不偏廢也,但他一旦薨逝,無疑元從派和東州派將會全方位展開爭奪。本來元從派的地位非常超然,一是毫無危機感,二是大多為武人,雖掌軍權,在政治上卻並沒有太大的發言力——簡雍只擅口舌、孫乾唯曉文章、夏侯纂不過郡縣之才耳——但自從荊州派衰弱後,逐漸有向元從派投誠的跡象。到時候他們以元從派為後盾捲土重來,李嚴和吳懿可實在是扛不過啊。

故此二人商議,當立劉禪為君,利用皇帝年幼的機會,可使太后觀政、元舅輔弼也,則東州派就不會被人一棍子給打趴下啦。所以無論如何不能讓劉封回來——關羽令召劉封,使者卻被東州派給暗中截住,直接一刀兩斷了。

等到劉備嚥氣,關羽宣讀遺詔。其實相關遺詔的基本內容。李嚴、吳懿早就已經打聽清楚了。至此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於是乎鋌而走險,遣人絆住徐庶、威嚇射援,進而埋伏張任、泠苞等於殿外,一舉擊殺關羽,就此徹底掌控住了朝局。

直到這時候,李、吳二人才把徐庶和射援喚入側殿。共商善後事——射援本屬東州派,徐庶卻是荊州派,兩人都為朝中重臣,也是劉備遺詔中的輔弼大臣,為了安定局面,乃不可遽罷之也。

徐元直指著吳懿的鼻子破口大罵,說你們真是瘋了心啦,為保自家權勢,竟然罔顧國家利益,做出這般悖逆之謀來!吳懿氣得當場就要抄傢伙砍徐庶。可是終究沒敢動手——徐元直曾為遊俠,擅長擊劍。也不是個善碴兒啊;而他吳子遠才被關羽投戈擊傷,這會兒胸口還在隱隱作痛呢,根本提不起氣力來。

李嚴趕緊上前打圓場,就問徐庶:“元直,事已至此,但為國家,當如何做?”

徐庶說還什麼如何做?其實我也不主張讓劉封繼位,陛下估計是病迷糊了,才會下此亂命,但你們搶奪、控制朝局也就算了,怎敢當殿刺殺大將軍?大將軍與驃騎(張飛)情同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