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器所工匠能夠達到七八千人之多。南宋印製紙幣的造會子局,有徒工一千多人。綾錦院織工達到四百餘人。除國家開辦的工廠外,一些私人興辦的工廠也相繼大量的出現與繁榮。因為經濟的空前繁榮,宋代的錢幣鑄造量也非常大,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貨幣也有了進步。北宋貨幣以銅錢為主,其次是鐵錢。但金屬貨幣攜帶不方便,北宋初年於開寶三年在開封設立過便錢務,商人以金屬貨幣換得‘券’,到地方上再換回現鈔,用以購買物品。四川出現私人印製和經營的紙幣‘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每兩週年發行一次,紙幣的出現便利商品的流通,社會生產力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可以說,那個時代是中國人真正的黃金時代。”
“那個時代,中國人正生活在天堂裡,而歐洲卻處於中世紀的黑暗之中。”內森點了點頭,“我們的民族,也失去了一切,淪為這黑暗的犧牲品。”
聽到內森的話說得沉重,薩拉向父親投去輕輕的一瞥,目光又轉回到了林義哲的身上。
“在南宋滅亡之後,中國的黃金時代,便結束了。”內森接著說道,“後來的王朝,儘管也有商業發展的時候,但歧視商人階層的傳統並沒有被放棄,所以也就再難重現昔日的輝煌了。”
“是這樣。”林義哲正色道,“而且直到今天為止,這種落後的觀念,仍然在阻礙著中國的發展。而我,就是想要用最大的努力和一切辦法,改變這種狀況。”
“這可並不容易。”內森溫和地笑了笑,“其實自從上次您幫助我們的家族之後,我就一直在關注著中國。我也注意到,中國現在的商業也很興盛,但是限制也非常多,而且有些情況和我們的家族的遭遇非常類似,就是……”他頓了頓,注視著林義哲的眼睛,謹慎地措了下詞,“不得不應付來自於政府的要求。不同的是,中國政府的要求,常常是商人們難以承受的,而且是無法拒絕的。”
聽到內森小心地用了“政府的要求”這個字眼,林義哲不由得訝異於內森的博學和看問題的一針見血。
內森的這句話,的確說出了東西方世界“官商”境遇地位不同的本質!
西方的羅特希爾德家族和東方的十三行,可以說都是官商,但羅特希爾德家族有“第六帝國”之稱,而十三行,則是“天子南庫”!
人家是“國”,而你是“庫”!
這兩個不同的稱謂,所代表的含義,也是截然的不同!
“國”便可以有自己的獨立性,而“庫”,只能任由取拿!
為什麼會有如此的不同,是和中國幾千年來,從上到下的“重農抑商”思想政策密切相關的。
重農抑商政策與封建制度相始終絕不是偶然的,而是封建自然經濟的必然產物。中國封建社會採取這種政策,歸根到底是由其經濟基礎決定的。因為封建國家的經濟基礎是自給自足的小農自然經濟,這種經濟的主要部門是農業。為此,歷代統治者都把農業當作根本性的大事來抓,採取一系列督促、鼓勵、組織農業生產的措施,在國家經濟政策上向有利於農業發展的方向傾斜。透過發展農業,封建國家可以徵收穩定的土地稅來保證財政收入,將農民緊緊束縛在土地上,“固民於土”還有利於社會穩定。而商業是需要資本和人力流動的,私人工商業主一方面透過商品交換與高利貸盤剝農民,另一方面商業活動豐厚的利益回報又吸引著相當一部分農民“捨本趨末”,從而大大削弱了王朝的統治基礎。發展工商業不僅不如經營土地那樣使生活有保障,還會加劇勞動力從土地上流失,造成種種社會問題。因此,“重農抑商”、“以農立國”就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傳統治國主張。因此中國的歷代統治者都把發展農業當作“立國之本”,而把商業(有時也包括手工業)當成“末業”來加以抑制。
“重農抑商”政策的出現,除了其經濟原因或物質方面的原因外,還有文化方面的原因,即中國傳統的“重義輕利”觀念的影響。
以十三行家族的資產、他們的知名度,與羅特希爾德家族相比,同為官商,為什麼十三行卻無法在中國取得象羅特希爾德家族在歐洲各國的地位,是因為,左右他們命運的,不是法律,而是權力,是掌握權力的皇帝和朝廷官員的意志。
只要權力階層的“重農抑商”思想不變,中國的商人,就無法擺脫成為權力階層的“庫”的命運。
這其實才是中國商人真正的困境!
中國商人不能不畏懼、諂媚、逢迎權力的命運從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到漢武帝打擊富戶、頒佈“告緡令”時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