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陳武低頭思忖片刻之後,又對周瑜說道:“大雨不停,本就成災,若是能早日攻破盱眙,些許損失也便不足為慮,更何況大將軍仁慈,斷然不會讓百姓受飢寒之苦。”
周瑜苦笑無語,他知道這是陳武在給自己找藉口,不過他也只能如此。
若是按照黃射和張允之前的行程,明日或後日便能將水軍開赴至此,但即便依靠水軍攻破盱眙城,城外的一萬餘曹軍也並不會因此潰敗。不將這些敵人解決,對於此次奪取廣陵的計劃,始終是個威脅。
既然如此,那便依計行事,周瑜召集諸將,商議築壩蓄水之事,正分配任務時,朱恆回報,已在東南數十里之處尋到一處合適地方。
周瑜在地圖上仔細看過之後,頷首道:“各部既已準備妥當,現在便拔營去此處,再立新營!”
由於提前做好了準備,各部行事並不慌亂,陸續冒雨開拔。雖然道路難行,但將士們卻沒有多少怨言,即便有,也無非是咒罵這挨千刀的老天。
不過路上還是出了些亂子,數架馬車出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是車軸斷了,有的車輪壞了,被將士們推到了路邊。至於車上裝的輜重糧草,也只好先棄之不顧。
斥候們不斷回來報告曹軍的動向,各種訊息都彙集到周瑜這裡。有人發現曹軍的斥候試圖前來窺探,有人則抵近到曹軍營寨附近,總體來看,曹軍並沒打算在這樣的天氣下出擊。不過己方移營的訊息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敵軍斥候報給路招。
看來還要加強斥候,遮蔽我軍的行動才可。周瑜心中暗道,若是曹軍發現己方築壩蓄水,恐怕只有兩條路好走,要麼前來破壞,要麼放棄城外營寨退回盱眙城中。
在穿過一片樹林之後,周瑜見前方地勢開闊,略有坡度,側面一座小山,坡下有小河流過,不禁微微頷首。雖然說不上是“左有草澤,右有流泉,背山險,向平易,通達樵採,牧飲相近之地”但也相去不遠了。
先行抵達的人馬已經開始挖掘壕溝、佈置拒馬、蒺藜等物。周瑜此次出兵,所部分為七軍。即由周瑜親自率領的中軍約三千人,左右虞候各一軍,每軍二千八百人,分別由陳武、朱恆統帶。左右衛各二軍,每軍各一千六百人。
現在重新立營,但規制卻是照舊,仍然是中軍立一大營,下屬六軍,每軍分立三營。全軍以中軍大營為中心,按不同的排列方式將這十八個營壘配置於中軍營壘周圍。
當然如果地處平原廣澤,無險可恃,即作方營。即中軍營壘居於中央,其餘各營築於其四面。如果有險可恃,一般排為“月營”。中軍大營在中間,下屬六軍各營壘成單列,面平背險,兩翅向險如月初生。即面對敵方成半圓形。各營相去中間,亦各容一營,各營結合部均在遠射兵器控制之下,可相互以火力或兵力進行支援。
待諸營重新設定完畢之後,已到了傍晚時分。周瑜見營壘初成,便回了中軍大營,今日雖然有些勞累,卻免了水患之憂,對於周瑜來說,總算將隱患降低到最小。
只不知曹軍是否能發現己方的動作,若是發現之後,又如何應對?
第468章 大水襲來營寨毀
荊州軍拔營而去,往東南數十里重新立營的訊息,使得路招有些心神不寧。對於荊州軍拔營的原因,路招猜測當是為了防止淮河水患,所以才會往東南而去。畢竟那裡地勢略高,不用擔心水患之事。
連續兩日大雨已經使得城外成了一片澤國,張喜等將雖未明言,但私下肯定為此沒少抱怨。其實路招也很能理解他們,畢竟整天泡在泥漿裡,士氣低落是可以想見的。然而路招卻不能因此而放棄城外的營壘,畢竟對於盱眙城來說,城外的營壘是很有必要的屏障。若是全都撤入城中,且不說城內擁擠,根本容納不下,即便能夠容納這麼多人馬,對於防守來說也是個很大的損失。
至於心神不寧的原因還有一個,路招發現荊州軍的斥候越來越強硬,己方的斥候往往會遭遇數倍於己的敵軍斥候,被荊州軍限制得很死。
這是否是為了掩飾荊州軍的動向呢?路招對此頗為疑惑。除了增強己方斥候的力量之外,他一時還猜不透對方的打算。
路招不是沒有想過,荊州軍會築壩蓄水,但盱眙城並不是地勢低窪之處,而且城外地形開闊,要想蓄水沖毀營寨,所需要的水量簡直不可想象。
到了晌午過後,雨勢總算漸漸小了一些,不過雨水連綿,陰雲密佈,似乎還要再下幾日的樣子。
路招不知道,就在此時,城外二十餘里的地方,荊州軍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