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是以退為進了,劉琮焉能不知?不過劉琮對此並不擔心,慨然應允,言辭之中,還對顧、虞、陸、魏、張等世家大族的家學淵源很是褒揚了一番。
“周公瑾不日即將南歸,待與其相見之後,吾當還荊州。”劉琮飲了口梅漿,對張昭說道:“江東諸事繁雜,還要有勞張公多多費心!”
張昭愣了一下,忙拱手道:“此為昭之本分,豈敢曰勞?”
雖然知道自己肯定不會如同孫權初掌江東時那樣風光,但劉琮這話很顯然是要他統率群僚,總覽政務,不由張昭不為之激動。當然他也不會因此而有什麼非分之想,畢竟如今江東軍權都歸於劉琮之手,他也沒有任何理由反叛劉琮。
告辭出了將軍府之後,張昭當天下午,便派人請來顧雍、虞翻等人。
官學之事,既然無力阻止,就要抓緊參與其中,相信這其中的道理,不要自己多說,他們也當能很快明白。
唯一可慮者,是他們願意參與到什麼樣的程度,而劉琮又會讓他們參與到怎樣的程度?
第268章 各取所需必妥協
若非張昭遣人延請顧、虞二人,他們也會不請自來。因劉琮入吳後仍留任顧雍為會稽太守,數日之後顧雍就要返回會稽郡。臨行之前,顧雍自然要向張昭請辭。
三人在張昭府中相見後,稍事寒暄,入內室相對而坐,除了伺候湯水的僕從,屋內再無其他人。
顧雍今年三十許,比虞翻要小三歲,少時受學於蔡邕,弱冠即任合肥長,後轉任婁、曲阿、上虞縣長,所在之處皆有治績。孫權領會稽太守,不到郡,因與荊州軍之戰,而以顧雍為丞,行太守事。他出身於吳郡大族顧氏,本就比旁人起點要高出許多,加之本身才思敏捷,心靜專一,很得蔡邕喜愛,因受到老師稱讚,故字元嘆。
他性格沉穩,頗為儒雅,雖然沉默寡言,但言必有中。
與細眉長目的顧雍相比,虞翻顯得很是隨意閒適。他是個很有趣的人物,字仲翔,餘姚人。少好學,有傲氣。他出自《易》學世家,家傳西漢今文孟喜《易》,將八卦與天干、五行、方位相配合,推論象數。自謂“習經於桴鼓之間,講論於戎馬之上”。可以說是個多才多藝,性格疏朗闊達的英才,而且他極為喜好飲酒,不過酒量卻不怎麼樣。
虞翻當初曾在王朗手下當過功曹,孫策徵會稽時,虞翻勸王朗避孫策,朗不能用,然後拒戰敗績,之後虞翻歸於孫策仍然以功曹事之,也曾勸諫過孫策不要經常外出打獵:“明府用烏集之眾,驅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雖漢高帝不及也。至於輕出微行,從官不暇嚴,吏卒常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則不威,故白龍魚服,困於豫且,白蛇自放,劉季害之,願少留意。”
及至孫策果然因此遇刺身亡之後,諸長吏擬離任地前往弔唁。翻恐地方有變,留原地行喪,為諸縣仿效。再後來一言勸退準備奪權的孫暠,為此頗受吳郡百姓愛戴。
“徵南將軍欲設官學,今日再度提及,想來對此事頗為看重。昭以為官學之設,已成無可更改之事,且荊州這幾年官學極為興盛,相關制度業已成熟,經驗豐富之輩更是多如牛毛。”張昭沉吟了一下,對二人說道:“然江東豈無飽學之士乎?昭已向徵南將軍舉薦二位族中子弟,或可入官學為博士、教習等,徵南將軍已經應允,卻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虞翻看了眼顧雍,見其皺眉不語,便微笑這對張昭說道:“多謝長史美意,只是不知這郡、縣官學,具體如何設定,學生各有幾何,是學經為主呢,還是學易為主?再者學業完成之後,學生去往何處?不搞清楚這些事情,我等也不好決定啊。”
對於官學之設,虞翻其實是很不滿的。他雖然也有講學之願,但那是開門收徒,傳授弟子學問,和官學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說,官學的設立會搶走虞翻的潛在生源,他滿意才怪了呢。不過張昭既然這麼說,他也知道硬抗是抗不住的,既然劉琮下決心要在江東設立官學,那就只能在這方面打主意了。
張昭見虞翻已有妥協之意,心中一寬,含笑道:“仲翔豈會不知?罷了,昭今日從徵南將軍那裡,又拿回來一份關於官學的政令,咱們正好一起參詳參詳。”
說著,張昭自袖中取出那份政令,鋪在几案之上,對虞翻和顧雍念道:“凡郡、縣所設官學,郡學設博士一人,教授二人,教師五人,學生四十;縣學設教習一人,教師四人,學生三十。師生月廩食米人六鬥,有司給以魚肉,學官月俸有差。學者專治一經,以禮、樂、射、御、書、數設科分教,務求實才,頑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