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發生衝突、暴力事件的不斷升級已經使人們把漢城同南非、以色列等動盪地區相提並論。
不過同時,國際奧委會執委、韓國人金雲龍也在積極活動。金雲龍在國際奧委會有一定的影響,而且頗得薩馬蘭奇的信任。金雲龍裡應外合,使國際奧委會內部意見發生了明顯的轉變,更何況,漢城實際上已經成為唯一的候選城市,主辦權可以說已經非她莫屬。
1981年9月30日,韓國在國際奧委會於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巴登堡舉行的會議上以絕對優勢獲得了第24屆奧運會主辦權。
也許好事就該多磨。漢城剛剛獲得主辦權,內部卻出現了一場持續數年之久的動盪,直接威脅到奧運會的籌辦。
本來韓國總統全斗煥企圖透過爭辦奧運會為自己撈取政治資本,鞏固他的統治地位。而反對黨為了逼其下臺,也把矛頭對準了奧運會。轉眼間,奧運會成了韓國政治黨派鬥爭的箭靶。當時的局勢非常混亂,全斗煥甚至考慮動用軍隊恢復秩序。
社會的大動盪使人們對漢城市舉辦奧運會幾乎持反對態度。有些國家的運動員甚至公開表態,即使在衝突不斷、暴力充斥的韓國召開了奧運會,他們也不會去參加,誰也不會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險。
動盪自然也引起了國際體壇的巨大關注。不少體育界著名人士建議易地舉辦奧運會,而且聯邦德國等幾個國家也都聲稱他們有足夠的條件和設施承辦奧運會。只要國際奧委會做出決定,他們完全可以在一年之內做好舉辦奧運會的準備工作。
薩馬蘭奇此時十分冷靜,他知道如果此時改換奧運會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