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調回來。”明白史蒂芬娜心中想法的倫格輕聲說,他知道伯爵夫人為兒子擔憂的心情,儘管他是因為信任才派遣漢弗雷到邊境去,可伯爵夫人的憂慮讓他還是不禁興起了收回命令的想法。
“不,”史蒂芬娜微微搖頭,她看著倫格的眼中透著一絲慈愛“漢弗雷一直夢想著和你一起並肩作戰,那對他來說是一生中最大的榮譽,而且他一直希望自己能成為英雄,博特納姆對他來說太小了,他應該有屬於自己的一切,而不是永遠在我的呵護之下。”
說到這兒,伯爵夫人臉上浮現出一絲紅暈,她的手指在倫格臉頰上輕輕撫摸,享受著這世界上沒有幾個人能享受的特權,然後她有些困惑自語似的說:“我當初怎麼會生出要殺掉你的想法呢,那不是對上帝的褻瀆嗎?是你改變了漢弗雷,讓他成為了一個受到世人尊敬的偉大的伯爵,謝謝你倫格。”
說著,伯爵夫人探身在倫格的額頭上輕輕一吻,同時輕聲吩咐:“答應我照顧漢弗雷,讓他平安的回到我的身邊來。”
“我答應您夫人。”倫格低聲回應。
公元一一九一年二月二十日,名義上正在小亞細亞行宮中與情人幽會的羅馬皇帝,帶領著分批渡海的六千名神聖近衛軍悄悄啟程,向著羅馬與科尼亞邊境出發。
在那裡,他的軍團要在上千羅馬裡的邊界上等待著科尼亞人隨時會發動的進攻
………………
月票慘淡了,名次下滑了,就要杯具了,杯具了,杯具了…………
第六卷命運之詩第一百六十七章 邊境風雲(上)
第六卷命運之詩第一百六十七章 邊境風雲(上)
已經略顯溫暖的草原上吹拂過一絲暖風,季風給小亞細亞原本乾冷的天空帶來了難得的溼潤,從更早時候開始已經到處顯露出勃勃生機的原野中,各色的花束把冬天之後昏黃蕭瑟的大地點綴得顯出了陣陣生機。
阿諾伊。亞爾斯蘭站在一片略微隆起的山包上看著遠處連綿起伏的軍營,那是他所能徵集起來的最大的軍隊了。
自從成為科尼亞蘇丹之後,阿諾伊曾經不止一次的在心中幻想過也許有一天自己會帶領這樣一支軍隊向他一心向往的北方進軍。
而且還有一個一直藏在心底裡的秘密也在驅使著要組成這樣的軍隊,那就是他希望藉著這樣的機會,把看似強大可因為部落分散而並不牢固的科尼亞人完全至於自己的統治之下。
許多年來一直沒有徹底擺脫部落聯盟式的科尼亞雖然有著共同的蘇丹,但是更多的卻依舊還是由各自的頭領分別掌握著他們部落的權力,而且做為塞爾柱帝國的一個屬國,儘管科尼亞蘇丹幾乎已經完全擺脫了沒落的帝國,可是科尼亞人卻依舊有著一位名義上的大蘇丹。
這讓科尼亞的歷屆蘇丹都感到頗為惱火,他們總是儘量想要削弱那些貴族手中的權力,不過結果卻並不完全如意,甚至是到了阿諾伊的手中時,那種部落貴族各自掌權的局面,依然沒有得到足夠的改善。
這顯然讓自認有著雄心壯志的阿諾伊不能滿意,他認為自己應該既然是蘇丹那麼就應該擁有相應的權力,和之前那些其他稍微嘗試一旦受挫就輕易放棄的蘇丹不同,他有著更加周密的計劃,而且他相信只要這個計劃成功那麼他不但可以得到以前任何一位科尼亞蘇丹都沒有得到過的權力,而且還可以成為一位能讓科尼亞走向輝煌的英雄。
不過在這之前他知道自己要做很多事,他知道那位羅馬皇帝並不好對付,至少從他說知道的那些事情上看,雖然那位皇帝十分年輕,但是卻十分的精明。而且還有個讓他感到十分懊惱的事情也始終糾纏不清,那就是在曼奇克特附近正鬧得很兇的圖戈裡的叛亂。
圖戈裡。亞爾斯蘭,這個人是亞爾斯蘭王的後裔,如果說阿諾伊之所以冠上亞爾斯蘭的姓氏純粹是為了能讓自己有一個正當的登上蘇丹寶座的理由,那麼圖戈裡就是真正繼承了亞爾斯蘭血統的王族後裔。
不過在阿諾伊成為蘇丹之後,圖戈裡就和很多其他的王族一樣被分配了一塊不大的草地之後放逐了出去。
阿諾伊相信那些王族是不會死心的,可是對於他們他也沒有太過在意,原本以為只要不讓他們擁有足夠大的權力,那麼隨著時間的流逝,那些王族自然也就逐漸消磨了他們的鬥志。
可是讓阿諾伊沒有想到的,就是那些王族中根本並不顯眼的一個小謝宰,卻成為在他國家裡點燃了反抗戰火的第一人。
以正統亞爾斯蘭後裔的名義展開的叛亂顯然給阿諾伊帶來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