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部分

賢侄以為,還有其他原因嗎?”

嶽無笛道:“豈止如此!世人都知道習慣的可怕,一個染上了賭博惡習的人,往往終生難改。殊不知若是一個朝代也養成了某種習慣,那麼這種習慣就會代代沿襲,深入每一個人的心裡。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鮮有例外。”

“就算有一二個清醒者,試圖改變整個朝廷的這種習慣。也勢必會招致滿天下因這種習慣而獲益的人,不約而同的反對。”

“當年神宗皇帝天賜英明,王安石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的大勇氣,試圖改革,不也是遭到了朝野上下。一致的反對麼?在全天下這股滔滔洪流之下,縱使神宗威望再高,王安石權勢再盛,也終歸難以抗衡啊!”

“今日若我等沿襲神宗皇帝和王安石的舊路,何嘗又不會成為第二個失敗者?”

辛棄疾沉默半晌,才抬起頭,睜開眼,問道:“賢侄說的這種習慣,究竟是什麼?”

嶽無笛呵呵冷笑數聲。才握緊拳頭,而後又鬆開,慢悠悠地道:“強幹弱枝的軍事策略易改,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制難變啊!”

此言一出,辛棄疾手裡的求和文書,當即掉落在地,韓侂冑本沒有什麼表情的臉,也倏然變色。

“我若是對一般大儒。是決不會說出這句話的。因為我知道一旦說出這句話,不管先前如何支援我的人。只要是一名讀書人,勢必都會與我離心。但我相信,辛大人與韓相,決計不會!”說著雙眸張開,定定地瞧著辛棄疾和韓侂冑二人的臉色。

見二人半晌怔怔的無言,嶽無笛又冷笑一聲。緩緩地道:“這就是大宋積弱的根本原因,我想二位,無論如何也不曾真正地想到過吧。二位身為朝廷最頂級計程車大夫,向來為國盡忠,又怎會想到。造成國家疲弱的罪魁禍首,又正是和你們自己有關呢?”

辛棄疾的手仍有些發抖,半晌才艱難地開口,問道:“賢侄如何證明,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是本朝積弱的罪魁禍首?”

韓侂冑雖然沒有說話,但是一雙眼睛,卻也是定定地看著嶽無笛,想要聽他說出個理由,一直以來,韓侂冑雖是明教光明左使,但他內心之中,恐怕最為堅信的,還是儒家的治國平天下之道。

之所以毫不保留地效忠嶽無笛,一半是因為嶽無笛武功高強,是明教教主,另一半,也是因為在嶽無笛的身上,他看到了華夏復興的希望,才矢志追隨。可現在嶽無笛卻說,導致國家積弱的罪魁禍首,竟然是他這樣的人,讓他如何能不心驚?若是這樣,即使幫助嶽無笛得到了天下,他又能得到什麼樣的好下場?

嶽無笛見了二人的神態,卻是反而一笑,不慌不忙地道:“二位有些過於擔心了,我說導致本朝積弱的罪魁禍首,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這條祖制,而非士大夫。”

辛棄疾和韓侂冑二人微微一愣,思索片刻後,神色一動,臉色稍稍緩和了下來。但即使如此,二人也還是在等待著嶽無笛的理由。儘管罪魁禍首是祖制,而非士大夫,畢竟也與士大夫有關,他們如何能等閒視之?

嶽無笛道:“士大夫這個階層,並不是本朝才出現的,自古有之,自古以來,就是國家朝廷的中堅力量。只是在古時,他們的稱謂不同罷了。先秦時,貴族掌握知識和官路,貴族便是士大夫。漢魏南北朝至隋唐時代,門閥掌握知識和官路,門閥便是士大夫。而到了本朝,名門寒門,都可以讀書入仕,這些讀書人,便是新計程車大夫。”

“士大夫從來都是治理天下的中堅力量,而本朝太祖,卻是將這個事實,提升到了祖制的程度上,導致士大夫的力量變得前所未有的強大。自此文人獨尊,武人的地位空前下降,重文輕武的風氣,綿延近兩百年,似乎已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如果說大宋是一株大樹的話,那麼它所結出來的果子,都是文人果子,若是出現一兩個武人果子,便會遭到滿樹文人果子的一致排擠,大宋這株大樹上,沒有武人果子的生長空間啊。”

“一個重文輕武,沒有絲毫尚武風氣的國家,若是獨佔一隅也就罷了,偏偏佔據了最為富饒的土地,周遭還有強敵環伺。呵呵,可以想象,它會遭受到怎樣的下場。”

“而最為可怕的,還是這種風氣,已然深入了這個國家的骨子裡,除非再造新骨,否則絕對無法改變。所以這兩百年來,大宋先受契丹欺壓,再遭女真凌辱,現在又面臨蒙古的威脅。就連天南一小國,也都能割裂山河,數百年稱皇稱帝。”

一番話說得辛棄疾和韓侂冑盡皆默然,低頭不語,臉色都有些蒼白起來,二人都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