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部分

然要求我們退還淮水大散關一線,將此次北伐的戰果全盤放棄,而其代價,僅僅只是金國向大宋稱臣,年年繳納歲幣。”

“呵呵,這世上又哪來這麼便宜的事情!”

嶽無笛道:“完顏洪烈的要求我們當做沒看見便是了,想必他自己心裡,也不曾真正奢望我們能夠將吃到嘴裡面的肉,給吐出來。”

“事實上,所謂的議和章程,早在戰爭之中,就已經定下來了。河南山東,以及河北南部,已經被我們北伐軍掌控了,金國既然無力收回,那麼不管怎麼樣,也就只能歸北伐軍了。完顏洪烈在文書上這麼寫,只是走個過場罷了。”

韓侂冑點了點頭,道:“嶽少俠說的沒錯,自古以來,都只有戰勝國才有權力規定議和的章程,至於戰敗國,能做的只有俯首聽命罷了。當年大宋戰敗的時候,金國可不曾給我們什麼提出要求的權力!”

“哦?”嶽無笛略微思索了一會兒。而後問韓侂冑道:“這麼說,韓相心裡面已經有章程了,不妨說來聽聽。”

韓侂冑道:“我們北伐軍勢如破竹,兵鋒直逼金國中都城下,眼下雖被蒙古人所阻,但是金國也正在飽受蒙古人之患。我們北伐軍一日不退,完顏洪烈就一日不能安枕。所以,我們這次,應該趁機向金國最大限度地爭取利益。”

“光是稱臣和繳納歲幣,是完全不夠的,還須割地,燕雲之地,是時候應該歸還我們了!”

辛棄疾聞言,也贊成道:“不錯。燕雲之地,自大宋開國以來,就一直被異族人掌握在手,如今我們兵鋒正銳,的確是將燕雲之地收回來的最好時機啊。”

“倘若完成了這件連太祖皇帝都沒有完成的大事,韓相在朝中的威望,勢必無以復加,封王都不足以酬其功勞啊。”

嶽無笛一直在沉默著聽兩人說話。待兩人說完後,卻是搖搖頭。道:“我知道二位都是名臣勇將,一直都有光復中原的夙願,但是眼下真的不是時機。”

“一旦我們將燕雲之地,給大宋收了回來,韓相的功勳,固然是蓋壓滿朝。連官家都要禮讓三分,但是這樣一來,韓相和官家的矛盾,也就必然會顯露出來。”

“我們的目的,只是讓韓相做一個鐵打的宰相。天子更替,而宰相不變。為的只是,就算大宋有朝一日滅亡,也能憑藉韓相的羽翼,保住這個朝廷遺留下來的大部分財富。要做到這一點,恢復舊都的功勳,就已經足夠了,收回燕雲之地這個功勞太大,我們不能接手。”

聽到嶽無笛親口說出“大宋滅亡”這樣的話語,辛棄疾和韓侂冑眼睛都是微微縮了一下,雖然這件事情,三人之間,早就心知肚明瞭,但是像今天這般的宣之於口,還真是第一次。

“不是我嶽無笛大逆不道,說句實話,大宋朝廷早就腐爛到了根子裡,二位都是在朝中久經宦海之人,想必不會不明白這點。這種腐爛,已經不是一兩位聖明的君主,一兩批中直能幹的臣僚,就能夠挽回的。”

“就算今日我們全無一點私心雜念,耿耿忠心輔佐宋皇,助他收回燕雲之地,甚至掃滅金國,追亡蒙古,蕩平西夏,遠征西域,達到漢唐最鼎盛時期的功業,那又如何呢?”

“我敢說,若是這個朝廷不變,根本不變,也許還沒有到我們老去的時候,這個朝廷,必然會再次疲軟下來。一旦草原民族復甦,再次南下,勢必又要回到眼下甚至比眼下還要糟糕的局面。”

韓侂冑神色定定,辛棄疾卻是頗有些苦澀,卻是沒有說話。

嶽無笛知道辛棄疾光復中原的執念太深,今日必須與他說個清楚,否則難免他會覺得自己根本就是為了趙家而代之。

“事實上,我大宋一朝,文臣璀璨,勇將如雨,自春秋以來,沒有哪個朝代能夠相比。而我大宋的君王,既不寵信內宮外戚,也不倚重宦官,潔身自好,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可謂君明臣忠。”

“可是為何,本朝在對外戰爭中,卻是屢戰屢敗?是我們的國庫不夠充盈,是我們的兵甲不夠鋒利,還是我們的將軍太過無能?”

辛棄疾搖搖頭,道:“都不是!大宋之富庶,遠邁漢唐,大宋的機巧,不弱於先代,大宋的將軍,也不乏勇決三軍之輩!從范文正公到狄青將軍,從你先祖嶽武穆到韓世忠將軍,他們任何一位,都堪稱是蓋代的名將。”

“然而我們還是屢戰屢敗!我想二位也曾思索過這裡面的原因,不知可曾有了什麼答案?”嶽無笛問道。

辛棄疾道:“本朝武備方面,弱於番邦,無非是因為當年太祖皇帝定下的強幹弱枝的祖制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