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3人,也有住2人的。每個房間配有鐵床3張、桌椅3套、書架3組,50燭光電燈兩盞。住宿條件強於北大。 伙食標準也比北大略高。大學生的伙食費,最初是每人每月“京平銀”4兩5錢(每兩銀子合銀圓1塊4角)即6銀圓3角,合今人民幣252元。 到1920年秋季開學後,升為每月7銀圓,合今人民幣280元。清華建校初期伙食免費,後來逐漸由繳半費而繳全費。清華學生必須遵守紀律,平時全部在校內食堂用餐;小吃、零食也由校內的“售品公社”供應,可以買到西式糕點、冰激凌、汽水、花生以及其他風味食品等。那時清華的交誼性宴請是常有的事,在“工字廳”請客,花幾銀圓錢就可以擺上一桌很講究的酒席,海參魚翅齊全。工字廳環境幽雅,吃過飯還可到“水木清華”流連小憩。 1927年4月一期《清華週刊》介紹了“清華學生一日”:生活規律、要求嚴格。早晨七點起床,半小時以內完成飯前準備工作。七點半早餐。八點零分上第一節課。教授都很認真,經常比學生還先到達教室,“同學則抱著課本,大步伐帶著笑容,一幅勤奮浪漫的氣象。”一上課堂,教師先叫同學背誦英文,沒準備好的要提前宣告,否則給零分;這樣可促使你做好預習,並養成誠實美德。上午四節,課間休息十分鐘,到九點五十五分做柔軟體操(這是北大所無的)。十二點到食堂吃午飯。飯後多數人到圖書館特闢的閱報室閱報。下午一至四點上課,沒課的就到圖書館自修。一到四點,吹喇叭五聲(後改為敲鐘八響),圖書館和宿舍一律關閉,學生們都到體育館更衣櫃換上統一的運動服,到健身房或操場“強迫運動”,打球、跑步、游泳等,運動完畢在淋浴房洗澡,換上清潔的衣服。然後吃晚飯。飯後自由活動。晚七點半開始自修,十點半圖書館閉館。十點五十分打鐘就寢,十一點熄燈。此時整個校園寂靜無聲。學生一週的功課,以週六為最輕鬆,只上半天課。週五晚上為各社團聚會時間;週六晚上大禮堂放映電影,兩角錢一張票。寒假很短,除了京津同學外,大都留在校內。可見,20年代的清華大學生活,已經具有現代化高等學府的標準。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20世紀30年代大中學校經濟狀況(3)

大學生們就在這樣的生活狀況下接受新的知識、新的思潮。 以北大清華為代表的新型學校,是五四運動的發源地,也是中國現代知識階層的根據地。 60年前的大學學費 近年以來,學費問題,特別是大學學費的問題,已經成了百姓家庭關注的重點。本文考證了30年代我國大學學費的實際情況,並將歷史和六十多年後的現狀做一比較分析。 雖然19世紀末年清政府有北洋大學堂、京師大學堂和南洋公學等高校設定,但實際上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我國才正式建立了現代意義上的大學。20—30年代,我國的大學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杭、廣州和一些通商口岸等地區;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前,全國共有高等院校108所,僅北平、天津、上海三市就佔46所,在校學生佔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學制度和規模逐步走向現代化、正規化。此後20年間,我國各大學先後培養出了幾十萬名大專畢業的專門人才,使之成為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從此,進入大學校園讀書,成了每一個平民子弟的夢想。 可憐天下父母心!有多少貧寒的家長,甚至是幾代文盲的家長,為了讓他們的孩子可以佩戴大學校徽而節衣縮食,含辛茹苦,作出令“今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和犧牲啊!一個催人淚下的典型,就是30年代阮玲玉主演的經典影片《神女》中那位“她”,為了培養兒子成為一個大學生,便以賣笑所得的錢,供兒子的學費。這部無聲影片的解說字幕中寫道:“每當孩子回家向她講述學校生活時,她的心靈得到了莫大的安慰,臉上露出了難得的光彩。”這是阮玲玉所創造的一個最燦爛的藝術形象,《神女》也就成了中國電影史上流芳百世的傑作。 通常認為,在舊社會,上大學幾乎是富家大戶和貴裔子女的專利,一般勞動人民無力負擔那樣昂貴的學費,因而對於大學校門難以問津。 那麼,30年代我國各類大學需要多少學費呢?當時一個普通家庭為了培養一個大學生,需要負擔多大的代價呢?恰好這就是我的研究專案,正可以用第一手史料準確地給出答案。 在30年代,我國的大學分為三大類:公立大學(包括國立、省立和部立),私立大學,還有教會大學。學費最便宜但是也最難考取的,是清華、北大、北師大、交通大學、中山大學這樣一些主要由國家教育專款支撐的公立大學;而被稱為“貴族大學”的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