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許多旁聽生如沈從文、丁玲、胡也頻、柔石、金克木等。大學生活也突破了封建傳統意識走向自由化、個性化,這為“科學、民主”的五四運動創造了極好的先決條件。 根據許多老前輩回憶:五四前後,北大學生所有的開支包括學雜費和買書看戲、吃喝玩樂在內,一年準備180銀圓就很不錯了;節約一點有120銀圓也足夠了。這就是說,北大學生每月全部費用為10至15銀圓(合今人民幣400—600元)。 北大學生的衣食住行由清末民初的奢侈浪費轉向五四時期的簡樸平易,甚至清貧苦讀,簡言之,由紈絝子弟型轉向平民型。 。。
20世紀30年代大中學校經濟狀況(2)
據柳存仁先生回憶:20年代每個學期,北大的學生們交給註冊組學費10銀圓、體育費1銀圓,本來規定還有講義費一銀圓,後鬧風潮而取消。 據張孟休先生回憶:“北大學生的一般生活很簡樸。沙灘、馬神廟間,最流行的是四季可改裝的藍布大褂,短裝則以軍訓制服最通行。因為生活簡樸,清寒的學生才有自給維持的可能。在校成績優良的學生,還有得學校助學金的希望。得全份助學金的人,一年得一百六十銀圓(合今人民幣6400元),維持衣食等費用是毫無問題的。即使得不到此項補助,學校學費甚輕(每學期11銀圓,合今人民幣440元),住在學生宿舍裡一文錢不費;最低限度的生活,每月只要有幾圓錢的伙食費便可以了。” 據魯迅的學生許欽文回憶:“同學們一般的都穿藍布大褂;春夏、夏秋之間穿‘伸波羅夫’上衣,白帆布褲漂漂亮亮的只有少數的幾個。這是一種樸素的作風。……沙灘有許多小飯店,十幾個銅子——半形來錢可以叫一個菜吃,好點的(回鍋肉、攤黃菜即炒雞蛋)也不過一角錢左右。……我照例挑最便宜的老豆腐炒白菜,夥計也同樣好看好待招呼我。走到尚子公寓等處訪問人,在整整齊齊的房間裡,總也受到客氣的招待。這更是五四運動中的一種好風氣。” 據徐紆先生回憶:“一學期吃三十多塊錢的已經是中產學生,吃廿四塊、廿塊的還有。”就是說,北大學生每月伙食費大約4至6銀圓(合今人民幣160—240元)。 北大學生自由慣了,大多不在學生食堂包伙(每月6銀圓),而經常在學校附近的小飯館吃飯。有一次柳存仁邀好友共餐,要了40個豬肉餃子、兩碗小米粥加一盤白糖,共計兩毛二分錢。他說:“像回鍋肉、冬瓜燒肉、青椒肉絲這樣的菜,加上花捲米飯,每餐不到兩角錢。最好的一家飯館叫海泉居,位置也好,在東齋宿舍和圖書館之間,拿手好菜如炒腰花,四毛錢一份,那就算最貴的了。” 據朱海濤先生回憶:“沙灘一帶像公寓一樣,林立著無數的小飯館,賣麵食、賣米飯的全有。走進任何一家去,化半個鐘頭工夫、費幾分錢到兩毛錢,就可以吃飽。兩毛以上一頓是極貴族的吃法,大概是在沙灘第一流的館子福和居之類,吃到兩菜一湯(而菜還是時鮮)才會如此。普通客飯一葷菜一湯,花捲米飯管夠,賣一毛五至一毛八(合今人民幣6—7元)。如果吃麵食,更便宜。水餃四分錢十個,一毛二足夠。餡兒餅十個八分錢,又多油,又多肉;如果吃麵食更便宜,三碗麵六分錢(合今人民幣2元4角)。……如果你想來一次豪舉,邀上兩個同學到市場上去吃東來順,要上一桌子菜,大盤小盤甜的鹹的都有,一次也不過八毛幾(合今人民幣30元)。” 課堂上發的講義,有時拿到宿舍附近的南紙店去裝訂,大約200頁用絲線釘好,書脊包著青綾,藏青色封面,不過7分錢(合今人民幣3元)。 清華大學的校園生活 跟北京大學相比,清華的學生就較為“現代化”一些(但仍莊重高雅樸實,不是全盤西洋化);管理嚴格,生活更有規律。概括說來,北大多才子型,清華多君子型;北大多奇才、怪才,清華多通才。 清華在西郊建校時,學生不過468人,到20年代末,也不過800人,30年代達到1000多人;宿舍寬敞,居住條件比在城裡的北大舒適。學費跟北大一樣,也是每學期10銀圓;不收住宿費。但有一件費用是特殊的,就是統一製作運動服。清華大學素以注重體育而聞名,這是北大所缺乏的。 1929年以前,學生的教室和宿舍都是混合一起的。民國以後,清華建成一院(即“清華學堂”)、二院、三院、北院等幾處校舍。一院是座兩層的大洋樓,居住條件最舒適,有住4人的大房間,也有住2人的小房間,配有淋浴、抽水馬桶、鋼絲彈簧床和暖氣,是早年專為應屆畢業生而設;二院有五大排,三院有六大排,其前三排是教室,後兩三排是宿舍。房間大致相似,每間一般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