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人的感受(比方說對媽媽),而不要在其中摻雜自己的感受。這種治療也包括讓家長配合,在家裡給他傳授一些教育和成長的知識,旨在促進其健康的情感表達。這裡還有一件有趣的事,安德魯的家長髮現他們不能把學到的有關兒童發育的新知識用在他們別的孩子身上,因為她們是時時處處都要表達自己感受的女孩。

像大多數男孩一樣,安德魯已經學會了不把負面情感說出來,更糟糕的是,他同時還要限制自己的正面情感。在他的經歷中很少有樂趣或“活力”。讓安德魯的身體恢復正常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來自家庭的支援幫助他保持健康的情感表達。肯定地說,他的父母自己也從此學到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重要的情感技巧(特別是他父親,因為也是在“同流規則”的伴隨下長大的)。經過兩個月的心理治療,安德魯的症狀完全消失了。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發怒

憤怒表達的多樣化與很多個體因素都有關,包括:認知能力和情感的發展、氣質與性格、文化環境以及遺傳效應。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許多人很難改掉壞脾氣,可是卻學會了不用打、踢、吼叫的方式來表達憤怒。那麼,他們的心理發展過程是怎樣的呢?為什麼男孩憤怒表達的發展過程往往與女孩的不同呢?

憤怒是為人的標誌

為了回答以上問題,我們必須從自我表現的概念以及與其伴隨的個性化思維能力(把自己和別人區別開的能力)說起。男孩在具有個體意識之前是沒有憤怒情感的,相當於要經歷一次“心理能力的萌生”(馬勒、派恩和伯格曼 1975)。如果憤怒真的和感受到身體或心理的威脅很有關係,那以上說法就很有意義,因為男孩必須把自己看作是不同於他人的,而只有不屬於他人的一部分才談得上感受到威脅。這種個性化思維通常會在兩歲時出現,所以當嬰兒因為沒吃好或者疼痛不適而感到受委屈的時候,並不是真正意義的發怒了,因為他還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不同於他人的(扎漢…瓦克西勒和史密斯 1992)。

一點也不奇怪,孩子恰恰就是以一次發脾氣來完成其“心理能力萌生”的。一個有了自己獨特想法的孩子,當有人對他說:“別那樣,不許把玩具扔到窗戶上!”他會真的會感到很生氣。所有的否定性話語都被看作是對他的新的個體意識的威脅,加上沒有足夠的認知能力來緩衝怒氣,怒火爆發就在所難免了。稍微留意一下會發現,幼小的孩子們在很多的事上聽到別人對自己說“不”,實際上這種事簡直太多了。大人們可能要和幼兒展開無休止的意志角力——就像兩個在拳擊臺上的對手一樣。

氣質與發怒的關係

家長對付孩子的發怒次數多不多取決於孩子的性格。大多數家長都對孩子在2歲時和3歲時的“隨和”或“倔強”做過比較。當小傢伙開始探索世界的時候,出於安全的考慮,家長必須給他定出一些限制。我的孩子第一次看牙醫的時候,醫生說的一句話給我頗深的印象:“這個年歲的孩子,都是猴兒精,一會兒一變。”當然,並非所有家長都會為孩子的壞脾氣而困擾。

活潑而充滿好奇心的男孩在發怒時會表現得更激烈,而且十分在意是否有旁觀者;懶散的男孩則不然。比如:剛剛因為往窗戶上扔木塊而被人喝斥,懶散的男孩過後很快就會變得跟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有些家長把發怒看成是一種正常的情感,並不認為其“有害”。實際上,心理治療專家有自己的見解。著名成長心理學專家阿蘭·史洛夫說過的一段話對此作了概括:

迅速成長的孩子可能會滿腔怒火、與人為敵、不能控制自己的衝動、充滿了胡思亂想。但是迅速成長的孩子同樣也可能會有強烈的求知慾、勇敢、誠實、助人為樂,可能會自我感覺良好。

家長對自己的性格和憤怒控制得怎麼樣,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性格傾向和制怒能力。我曾經接觸過一個家庭,他們有兩個孩子,一個“隨和”一個“固執”。每個孩子都能在家長身上找到性格的影子(兒子像父親;女兒像母親)。直到家長開始留意自己的個性特徵,並注意到自己的性格如何在家教中同化了孩子之後,這個家庭的狀況才有了好轉。孩子的性格酷似父母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好壞程度的區別就在於家長對自己性格的接受、克服和喜歡的程度。

家長越喜歡自己的性格,就越喜歡追隨其性格特點的孩子。這並不是說如此就不會有什麼摩擦、大家就非常和諧了。確切地說,這只是令孩子在家庭的日常生活氛圍中感到比較受人喜歡罷了。即,當家長理解並喜歡自己時,他們就有了理解並喜歡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