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十二賢弟子中,商瞿是對《易》最有研究的一個。商瞿是魯國人,字子木,學識淵博,他從孔子專門學《易》。孔子的教育原則之一是“因材施教”,自然就拿《易》理來教他,因而商瞿對《易》理研究得很深,卜易靈驗如神。
有一次商瞿與同學們出遊,臨行的時候說
有人丟失了一隻雞,去請商瞿占卜。商瞿先問明丟雞的時間及周圍的環境,然後想了想說
丟雞人來到東鄰家的廢馬廄,一進門便發現了一撮帶血的雞毛,再細細一找,驢槽底下盤伏著一條大蛇,見有人走來,蜿蜒地遊進屋角的草堆裡去,那腹部鼓鼓囊囊的。很顯然,雞是被蛇偷吃了。
如今孔子要搞清楚《易》理,自然就令商瞿來幫忙。一天凌晨,商瞿來到夫子的書房,見夫子正伏几枕臂而眠,几上攤放著一部《易》簡,《易》簡旁的菜油燈閃著熒熒的黃光。商瞿怕驚動了夫子,躡手躡腳地走到幾前,小心翼翼地坐下,開始翻閱那部《易》簡。商瞿一邊翻,一邊斜視夫子,見夫子酣睡中在不斷微笑,大約正在做著什麼美夢,或是喜見“六藝”編修成功,或是見到了周公,或是逢到了知遇的聖君,正在實現他那“仁政”“德治”的理想,或者……
過了大約有半個多時辰,孔子被商瞿翻書的嘩啦聲驚醒,見商瞿這麼早就來工作,心中感到無限的欣慰!
商瞿見夫子醒來,忙將溼淋淋的葛巾放於臉盆中擺洗了一遍,遞給夫子,讓他擦擦臉,無限心疼而感慨地說
孔子微笑說
商瞿詭秘地說
孔子吃了一驚,忙問
商瞿指著《易》簡說
孔子哈哈地笑了,笑的是那麼自在,那麼充實。他說
商瞿見夫子誇獎自己,急忙轉移了話題,說
孔子搖搖頭,嘆息著說
是呀,孔子已是七十歲高齡了,對他來說,時光是多麼寶貴呀!……
魯國是周公的封地,魯都曲阜藏有大量的古代典籍文獻,這就為孔子作《春秋》創造了條件。孔子最崇戴周公,他長期想做第二個周公,在他看來,周公是周代文化的奠基人,而周代文化是繼承夏殷兩代,因而更加完美,更加燦爛。
編修完畢《易》的當天夜裡,孔子師生歡聚一堂,熱烈地慶賀了一番,直到深夜才散。第二天一早,孔子便帶領顓孫師到魯守藏室去了。孔子是魯國的三朝元老,是聞名於世的聖人,有資格和身份到守藏室來任意查閱資料。顓孫師,字子張,陳(河南)人,為人雍容大度,才貌過人,好學深思,喜歡與孔子討論問題。
魯國的守藏室簡直是一個書籍文獻的汪洋大海,孔子師徒在這大海之中搏擊,遨遊,為作《春秋》作著準備。
《春秋》本來是各國舊史書的名稱,孔子要把自己從教四十餘年用的現代史教材綱要進行加工整理,參照“魯史記”
“周史記”及各國的史書,充實其內容,考證其真偽,捨棄其繁蕪不合理的記載,摘取其事關大體的記錄,編修成一部前所未有的編年體新《春秋》。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與艱辛的勞動。孔子深知,“《春秋》,天子之事也。”按自己的身份是不能修史的,但為了透過《春秋》寄寓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張,留給後世明君效法;為了透過《春秋》教授弟子,一代接一代地傳下去,培養合乎自己理想的從政人才,繼續完成自己未竟的事業,哪怕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也要硬著頭皮去幹。
時值秋冬之交,天氣變寒,食物不易變質。為了節省時間,孔子師徒將大量的乾糧、鹹菜、薑絲帶到了守藏室,吃在這裡,睡在這裡,夜以繼日地工作。一天,子張正在與夫子對坐吃午飯,忽然發問道
孔子回答說
子夏又問道
孔子不假思索地說
因任務緊迫,子夏、子游也來守藏室抄錄資料了。一天中午,師徒們圍坐啃乾糧,又討論起了作《春秋》的問題。當子游問及《春秋》將是怎樣一部書時,孔子回答說
後來,孔子真的遵照自己的這個設想與打算寫成了《春秋》,例如吳、楚兩國的國君自稱為王,孔子卻不稱其為王,而貶稱子,因為它們還不是文明的國家。又如晉國曾把周天子叫了去,孔子認為如果照寫,便損害了周天子的尊嚴,於是寫成“天王狩於河陽”。
弟子們幫孔子將有關資料從守藏室裡抄回之後,孔子便開始作《春秋》了。數九寒天,滴水成冰,孔子晝夜不停地奮筆疾書,他不僅工作在几案上,而且吃在几案上,“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