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歌聲四起。都喝了些酒。就把持不住,都放浪起了形骸。
吳節身邊。朱茂則小聲嘀咕:“其實。吳士貞最好的詩詞應該是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縱有千番風情。又能與誰說。哎,真的是好啊。將那份相思。兩縷柔情,化成絲絲纏綿,將人捆綁其中。卻掙脫不了。”
說到這裡。他喝了一口花雕,眼睛裡卻有點點淚光。
這窮書生貧困潦倒,經常被世人笑話,可正因為這樣,卻比常人多了一份敏感,最喜這種婉約輕柔的詩句。
吳節心中卻奇怪。自己抄襲這些詩詞也不過一年多的時間。古代的資訊傳播速度極慢,怎麼就被江南的讀書人廣為所知了。
就忍不住問:“朱兄。江南士子也知道吳士貞的詩詞?”
朱茂點頭:“本來也不能這麼快就知道的。前年的時候,吳士貞不是寫了一本《石頭記》嗎,雖然文中盡是男女之事,但故事卻是極好的,在南京買到脫銷。問題是,這本小說也沒寫完,吳士貞大名士一個,估計也將這本書當回事,寫寫停停。江南的書商就派人在北京守著,一旦有了新稿,就坐快船送回南京印成冊子。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他的詩詞就隨著《石頭記》的稿子一道流傳到南方來了。”
吳節這才恍然大悟性,在這一年的時間內,為了對付嘉靖皇帝,他已經將整本《紅樓夢》抄完了,就是結尾實在太操蛋,引得嘉靖很是鬱悶了幾天,以為吳節是寫得煩了。將書裡面的人要麼寫死,要麼寫出家,故意爛尾。
為此,吳節一口氣抄了十幾首青詞,這才讓嘉靖高興起來。
微笑著看著眼前的一切,黃東很滿意自己營造出來的氣氛。等大家激動了半天,這才得意地說:“正因為吳士貞是個風流名士,又長於詩詞,難免對文采出眾的卷子有所偏好。問題是,八股時文有固定的格式,作的時候也要依足了規矩,限制太多,卻看不出考生的才華。因此,依我看來,正要分出勝負,還得在試帖詩上面。”
關係到自己的科舉成績,眾人都凝神聽去。
黃東吞了一口唾沫:“這次家父去拜訪吳士貞老大人,言談甚歡。從吳老大人的話中,隱約能聽出這一點意思來。其實,咱們江南的考生寒窗十年,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