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杜甫的詩確是極好的。說來,仝公子倒是與文豪心氣相投得很。”

“怎麼說?”

“公子雖一身服飾彌侈,卻是因為兩件俗物顯露了公子的高情遠致。”

“是何物?”

“梅花扳指和一把竹扇。通常貴人會以田玉或是翡翠做扳指,而仝公子則選了一枚梅花玉,不算名貴。林逋的七律《山園小梅》中有一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被贊為詠梅的絕唱,梅花的堅貞和淡泊唯

有像仝公子這般良金美玉之人懂得憐惜。再有公子腰間夾藏的竹扇也並非是鎏金表面,而是東坡的畫扇。豈不有文豪風範?”

話語方歇,小二便端上來一大盤糕點和兩壺酒。

“餑餑四品,金糕卷,小豆糕,蓮子糕,豌豆黃、粢飯糕、奶黃酥。你嘗這個,金面銀幫,起皮掉酥,涼舌滲齒。”饗傅以箸為她夾去一塊在盤中。

莞萱小嚐嚌一口,齒頰留香,滿口生津。

“皮酥而不散,陷綿而不柴。是怎麼做到的?不過,我更喜歡草餅,甘香鮮美,外皮柔綿。”

仿古人銜觴賦詩以樂投情,歡歌暢笑才叫有大作為。極盡高雅的情致,相合安逸的神態。再淺酌一斝(酒器)酒水。

莞萱開言,“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瀟瀟。”而或觥籌交錯,莞萱舉杯同樂。

饗傅相言,“別花何用伴,勸酒有殘鶯。”

~~~“別花何用伴,勸酒有殘鶯。”出自白居易的《除蘇州刺史別洛城東花》,表達主人公的依依惜別之情。也有對時過境遷的惆悵,文中是指饗傅懷有前無知己的慨嘆。

饗傅轉念相問,“古人八雅情懷,琴棋書畫,詩酒花茶。善琴者通達從容,善棋者籌謀睿智,善書者至情至性,善畫者至善至美。不知姑娘有何意?”

“仝公子何必客氣,喚我萱兒就好。”

“萱兒。”饗傅形色夷然自若,舒眉展眼。扼腕(指自己以一手握持另一手腕部,形容思慮)而貫注,目欲之形輸色授(指以舉止、神態傳遞傾慕之情。多以形容男女相悅,文中則指饗傅對莞萱的一見傾心),聽她娓娓

道來。

“孔子便是愛樂者,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戰國時期又有一女子,名曰韓娥,後世就有‘繞樑三日’的典故。”

饗傅,“也有一人,名徐伯牙,先秦琴師。《荀子》中有‘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可見世人對他的琴藝的讚許。”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聽後讚歎曰:巍巍乎若泰山,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後,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權德輿、黃庭堅亦是愛樂之人。”

聽之,饗傅神態異色,頗為淡漠。莞萱不假思索而言,“仝公子是鐘鳴鼎食(比喻富貴人家)的長房(獨子),結交之人定是情投意合,可徜徉(安閒自得貌)而言了。”

“盡是些烏集之交,實則口親心疎,貌合行離(出自晉葛洪的《抱朴子·勤求》),沒什麼可談的。”饗傅沉於桮杓(酒杯和杓子,借指飲酒)之歡,執杯而飲。

“仝公子可是歆慕蘇軾有妾室王昭雲一紅顏知己,王維得遇裴迪,高適相識董大,惆惋自己不遇知音。仝公子又嘗聞‘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出自《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嶽李大夫》)是韓語在暮年感慨來日苦短,

對舊日老友的思念。‘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出自《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乃王勃的一首贈別友人的詩。上路的杜少府離別親友,鬱郁不得志,王勃慰勉他同是宦遊人。仝公子才高行潔(才能超群,品行高潔),又是

年少豪傑,豈知而後之事?”

“萱兒好見地。”

“仝公子身於南宋,確知當今聖上(宋光宗趙惇,南宋第三位皇帝)昏庸無能,受先帝(宋孝宗)禪位而登基時繼體之重(繼位時年歲已高),年歲過有不惑(四十稱不惑;光宗登基當年有四十三歲),又無綏民安邦之

氣幹,誕節於酒色遊宴。只恐今後國勢寖弱(逐漸微弱),仝公子才佔八鬥,為何不任官翊君(輔佐君主)?”

饗傅緘口結舌,莞萱思忖有數,‘宋國存亡安危,不因缺少英特(才智超群)之士,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平凡的人哪裡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當今皇上昏惰之甚,豈有興國心志,朝中已無信臣,宋朝覆滅是早晚的事)

?北宋皇帝宋徽宗同是被俗念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