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軀的生理氣質,然後打坐得定就很容易了。也就是自己 心中對自己不再鬥爭,在佛家講是妄念平息。儒家的理學家 也引用來講理,但我們經常說,理學家的名詞很好聽,但只
是空話,能做到很難。
理學家得什麼道呢?儒家孔孟之道是“人慾淨盡,天理 流行”,妄念雜想平靜淨化了,就達到道的境界。這是把佛 道的主旨用孔孟的觀念思想“人慾淨盡,天理流行”。 這個人慾淨盡談何容易!天人合一境界是人慾淨盡了,天理 才能流行。理學家也用道家、佛家、禪宗的方法靜坐,從靜 來人手,可以達到“人慾淨盡,天理流行”的境界。不過他 們是不盤腿的,打坐就是正襟危坐,這是儒家坐法。
以前我們小的時候家裡有老師教書,去找老師時一看老 師坐在那裡,大家不敢動了。為什麼?因為老師在人定,不 是老僧入定,他們是靜坐,每天也規定時間。那麼,“人慾 淨盡”何以能夠做到呢?理學家講變化氣質,這個變化氣質 也是從佛家、道家裡頭拿出來的。氣質就是這個肉體生命實 際的東西,怎麼把它變得過來呢?道家所謂真正修道要修到 自己脫胎換骨,整個肉體都轉換了,這也就是變化氣質。
道家把七歲做一個單元,這裡就告訴諸位要懂中國醫學 的兒童保健了。要培養小孩子身體健康,七歲到八歲是一個 階段。二七十四到十六,所謂少年的煩惱時代,身體變化這 個階段也要注意。女性是七的數字,男性是八的數字,所以 我們講:你這個人七七八八的,亂七八糟,不三不四……都 是《易經》數理的觀念。不三不四,因為第三爻第四爻最難 辦,這是由內卦到外卦;亂七八糟,是說七不能亂,八也不 能糟,七七八八就形容糟亂了。所以這些俗語俗話,都有很 多的哲學道理在內。
男女兩性的保養觀念,可以從七年縮小至七天一個變 化,再縮小至七個時辰,也就是十四個鐘頭,乃至於七秒鐘 都變一次。我們現代醫學也知道,一個人七年之中身體大部 分都換新細胞了。十二年一紀,從內到外沒一個東西沒有換 的。我們今天坐在這裡,假定十二年以後我們還坐在這裡, 你是你還不是你?這個生理的變化有它的法則,我經常說修 道學佛是個科學,先要把理論搞清楚才能下手修。有許多人 以為這個修道做工夫,打坐就是了,何必懂那些理論!不懂 理論叫做盲修瞎煉,盲修瞎煉有沒有用處?當然也有用處, 但那等於是保養一臺機器一樣,你少用一點,經常給它抹抹 油,經常把它包起來,也就可以拖長一點才壞。但是,那可 不叫修道!
逆流而上
修道的工夫,是硬要鬥天地之造化,是跟上帝、玉皇大 帝、宇宙、閻王爭命呢!我不聽你主宰,要聽我自己的!這 是道家的工夫。就像張紫陽真人在《悟真篇》裡頭講,“一 粒金丹吞人腹,始知我命不由天”,要到那個境界,修道才 有些基礎,有點把握。
我常常說你看一個家庭,兩夫妻年輕相戀,愛得要命, 幾年以後就變了!爻變,卦變,他倆都變了!尤其到中年變 得更厲害。老年也變,但年老以後也沒有什麼可追求了,只 有爭看電視吵吵架。所以注意這個數字的變。為什麼?生命 自己做不了主,受物的影響,受生理的影響。所以修道不懂 這個法則,光學了一招半招怎麼修啊!修道關鍵就在這裡。 “順為凡”,你照自然法則去走就是普通人;“逆為仙”,掌握 生命的自然法則而修為逆行,懂了十二闢卦法則,就懂得一 天十二個時辰生理的變化,把握好才能改變,也就是逆 為仙。
修道要懂配合時辰,乃至地區環境。譬如在南中國用的 方法同黃河以北的不同。所以我常常告訴年輕學醫的同學, 現在你們在這個溼度大的地方,按照《傷寒論》絕對沒有問 題。《傷寒論》是張仲景在湖南地區的經驗累積,你如果到 黃河以北,《傷寒論》有些病可以治,到了西北或大北方, 如果用南方這一套方法用藥,也許會醫死人的。萬物各有一 太極,每一個地區各有一個太極,隨便用就不對,常會用 錯,而且每一個人不同。修道也是一樣,每人身體稟賦不 同,有人生來體質弱,有人生來特別強,有人生來肝臟不 好,有人肺臟不好,有人腎臟不好。你這些法則懂了才可以 去修神仙,所以說想做神仙談何容易!
一個仙佛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大家天天坐在那裡屁都 不懂,還想成神仙,還想成佛,不可能的!生命往來就是這 股氣,真的!我剛才講的話,你們年輕人還笑,有些人說老 師經常講屁都不懂一個,這是真的。有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