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士兵,工作成績非常出色。1955年6月溫壽泉、黃國樑在回憶這段歷史時說:
1911年間,姚鴻發向黃國樑、閻錫山提出整理軍隊的計劃,商定從兩標內挑選優秀士兵,成立一個模範隊。又因老兵巧於規避,不便教練,難於整肅紀律,須將當兵年久的老營混子,逐漸淘汰,招添新兵,即決定要實行“舊兵退伍,補充新兵,教育一年”的做法。在同盟會方面,卻趁此建立軍事運動的基本隊伍,並運動到王嗣昌、張德榮(均同盟會員)任一、二兩標的模範隊長,更在社會上發動有志青年多人,入營當兵,如楊彭齡即由組織決定下營盤當兵,深入兵棚做兵運工作的。
可是,在舊兵的處理問題上,出了重大問題。因為舊兵中有許多人已是同盟會員,而且不少是正目(班長),如果聽任這些人流散社會,對革命將是重大損失。在老兵來說,退伍即是失業,所以都不願離開部隊。楊彭齡將此情況報告南桂馨,南又彙報閻錫山。閻說:“已經決定的計劃,不易更改,只有我們另想辦法,或者把裁下來的人,設法安插到巡防隊(舊軍)裡。”南不同意這種做法,決定另行商討。最後他們決定籌集幾千兩銀子,到綏遠後套購地,建設農莊,把退伍舊兵安置在那裡從事生產,使他們生活有保障,而不致於分散,一旦有事,集中起來就是一支可觀的力量。同時閻與南還決定,在太原到後套農莊的路上,沿途開設旅棧,安置一些舊兵,作聯絡工作。南桂馨把這些決定告訴楊彭齡,楊再轉達各營連的退伍老兵,大家都表示贊同。
1911年10月6日(農曆辛亥年八月十五日)經與閻錫山商定,借中秋節之機,由同盟會員南桂馨、楊彭齡、王嗣昌、李成林、楊沛霖等出面,召集第85標第1、2兩營準備退伍的正目王澤山、王致嘉、郝富珍、高永勝、於鳳山、劉得魁、柳殿魁、謝得之、梁俊王、馬孔青、魏斐然等,以及兩營營鋪經理和準備退伍的老兵共80餘人,在太原城內察院後德盛園飯店,歃血飲酒,以“從事革命、誓不背盟”為誓詞,宣誓結盟,等待遣散命令宣佈後,即按計劃分頭行動,一旦有事,或聞訊集中,或就地響應,總之以繼續革命為目標。不料集合後四天,即爆發了武昌起義。姚鴻發不敢宣佈遣散計劃,害怕因此促成事變。但同盟會卻藉此機會,團結了很多正目和士兵,激發了他們同仇敵愾的氣概。後來他們中的許多人成為起義的骨幹分子,有的甚至為革命獻出了生命。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一、義前兵運 部署起義(1)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告捷,各省紛紛響應。首先響應的是湖南和陝西(同一天),其次響應的是江西(10月23日)。江西起義對山西影響不大,大者是與山西有地緣關係的陝西起義。陝西同盟會員景梅九、井勿幕等聯絡會黨和新軍起義,建立陝西省政府後,推新軍隊官、鐵血丈夫團成員的張鳳翽為都督,並由井勿幕率領起義軍渡河攻入山西,切斷清廷與西北的聯絡,也從側面威脅到清廷在山西的統治。
這時,山西也和全國其他省份一樣,圍繞政權問題存在著三種政治勢力的角逐:
第一種勢力是清廷在山西的統治力量。這種勢力的代表者,當然是最高官座巡撫。1911年6月巡撫丁寶銓因“交文慘案”被開缺後,由順天宛平縣人,時任江蘇布政使陸鍾琦(進士出身)調升。巡撫衙門有:布政使王慶平,分管財政;提法使李盛鐸,分管司法;提學使駱成驤,分管教育;勸業道王大貞,分管實業;巡警道連印,分管治安。統稱六大憲。巡撫能指使的軍隊主要是由綠營改練的巡防隊和新軍,但新軍基本上已由革命黨人掌握。巡防隊有三路:前路巡防由太原鎮總兵統領,駐臨汾,擔任河東及上黨地區各州縣的防務;中路巡防由大同鎮總兵統領,駐大同,擔任韓信嶺以北,外長城以南的防務;後路巡防由綏遠將軍節制,擔任口外7旗的防務。另有太原撫標,即巡撫衛隊。各路巡防隊,原則上每路7旗,每旗300餘,共約2000人。
第二種勢力是立憲派。立憲派以省諮議局局長梁善濟和督練公所總辦姚鴻發為首。他們企圖以“和平讓渡”的辦法抵制革命。他們商定一面勸陸鍾琦自動交權;一面又聯合直接掌握軍隊指揮權的人物,自然也聯絡到了閻錫山。
第三種勢力是革命黨人。革命黨人主要依靠新軍。雖然新軍第43協統領是譚振德,但標統以下軍官多數是同盟會員或革命的同情者。第85標三個營管帶依次為白文惠、姚以價、熊國斌,前二人同情革命,只有熊國斌反對革命。第86標三個管帶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