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之士還真多啊!
此外,番子們的戰鬥力也讓人們非常驚異。對北鎮撫司,對五城兵馬司,這些番子兩次都是以寡敵眾,兩次都是大獲全勝,打得對方潰不成軍,這是何等的精銳啊。
有惡意的說法,說南鎮撫司的番子其實是馬匪裝的,不然怎麼會這麼兇悍?也有人說其實那些番子不是大明子民,而是塞外的韃子混了進來。
當然,這樣的說法信的人不多,雖然蒙古韃子跟中原人很像,但終究不是,是不是韃子只要看一眼就知道了。若是韃子在中原生活的久了,倒是看不出來,不過,去了野獸習性的韃子也就不能稱之為韃虜了。
也有人說中了事實,江彬一干人的身份本也不是什麼秘密,京城各處衙門又都是漏勺,很快就有人把事實搞清楚了:原來那些番子是邊軍!
京城的百姓也不太相信這個說法,或者說是不願意相信。京營和禁軍的兵源主要就來自於京畿,是子弟兵,而且又是冠以天子護衛的名義,在京城百姓的心中,這些兵馬應該是天下間最精銳的才對,怎麼能被一群邊鎮來的蠻子給壓過去了呢?
可事實就是如此,無論緹騎還是兵馬司,都完全沒法跟邊軍相提並論,京營的狀況大夥兒都看在眼裡,也不比這兩支人馬好多少,那麼……
京城百姓心中都很是不爽利,不甘心天子腳下的光環就這麼被打破,可他們又能如何呢?南鎮撫司如今兇名更盛,連兵部主事都敢打,而且打得那麼慘,孫主事悽慘到什麼程度?據說連大夫都分不清他的頭臉了!
這樣一來,誰還敢靠近南鎮撫司那可怕的地方?番子們現在打人都是奉旨打的,甭管你是什麼身份,去了就死定了。
面對兇焰滔天的奸佞,百姓是無力的,他們也只能指望朝中那些一身正氣的大人們了,俗話說:邪不勝正,大人們總會有辦法的。
只不過,被百姓們寄予厚望的大人們這會兒卻也都是束手無策。
劉大夏向來有些獨,之前的計劃只是他一個人的動作,而不是經過了朝臣們共同的參詳,否則,事情本應該有個更好的結果才對。
按兵馬司一個死裡逃生的副指揮使的說法,這次行動本來是誤打誤撞的抓到了謝小賊的死穴的——那支已經確定是從宣府來的車隊!
事後一看,謝宏之所以會親身前往,而且使出了作為殺手鐧的各式聖旨,為的就是那支車隊。若不是那支車隊在他的心目中非常重要,又怎會如此?
而且番子和兵馬司對峙的時候,若不是孫松突然分兵,讓謝宏緊張起來,他又怎麼會放棄本來的優勢,突然動了武力呢?要知道,原本謝宏可是讓劉尚書丟了大臉的,這會兒,滿城都在傳揚番子們的順口溜,而且大有向京畿周邊蔓延的趨勢……
本來劉大夏也是責令五城兵馬司出動,想要控制流言……當然,主要是針對順口溜的,不過五城兵馬司在宣武大街折了一半人手,剩下的也都是噤若寒蟬,有如驚弓之鳥了,哪裡還敢隨便大舉出動?
最後迫於嚴令,倒是勉強上了街面,可一個個都是縮頭縮腦的,像是一群小偷,別說控制流言了,若是有人說話聲大點,他們沒準兒都會掉頭逃跑,以往的威勢那是完全見不到了的。
謝宏說讓他們記十年,可依現在的模樣,這些膽小鬼八成會刻骨銘心的把這個教訓記上一輩子了。
此時,六部九卿以及幾位大學士都聚集在劉府,一則表示慰問,二來也是想要集眾人之力,商量個對策出來。
對劉大夏的埋怨,卻是出自刑部閔尚書之口。
閔珪是個行事果斷的人,劉大夏也以脾氣暴躁而著稱,兩人平時就有些不對盤,而閔尚書又長了劉大夏幾歲,這時也是仗著資格老,出言相責道:“東山,你平日行事就是不拘小節,今日又是如此,不但損了自家的名聲,還累了眾位大人的大計,嗨,真是……”
劉大夏平時脾氣暴躁多是做出來的樣子,可現在,他卻是真的暴跳如雷了。要知道,因為事關重大,雖然出面的只有孫松,可劉尚書卻也是在一邊壓陣的!
謝宏讓番子們罵人的時候,他也是聽了個真切,他這個氣也就不用說了,福壽樓的窗戶就見證了劉大人當時的憤怒。換了誰也一樣,面對那樣的情況,能不生氣的就只能是烏龜了。
結果現在這順口溜已經開始蔓延,兵馬司又鎮壓不力,劉尚書正是怒火沖天的時候,被閔珪皮裡陽秋的一譏諷,他立刻跳了起來:“閔珪!你少落井下石!為國鋤奸,老夫是為了自己嗎?還不是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這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