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因此,在著名的馬尼卡爾尼卡火葬臺階上,親人們將死去的人的屍體用檀香木柴焚燒,然後將其骨灰撒入河中,幫助其完成生前遺願。

恆河在巴特那下面轉而南行,在法拉卡壩附近改稱為帕吉勒提河。西面的支流改名胡格利河,這是一段兇險的水域,埋葬了無數水手和船員。東面的支流仍叫恆河,流過孟加拉姆。最終來到盂加拉灣,分別注入三角洲大小河口和孫德爾本斯沼澤地區。

恆河的長度算不上世界最長的河流,因為它僅2510公里,尼羅河和亞馬遜河的長度都是它的一倍。但是,世界上再沒有哪條河流比它更受人尊敬,更令人受激勵。對印度教徒來說,恆河之水成為他們到達極樂世界的橋樑,恆河也就成了他們心目中的“聖河”。

………【77、“生命王國”——亞馬遜河】………

亞馬遜河發源於秘魯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脈,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其長度僅次於尼羅河,為世界第二大河。

在亞馬遜河平原西部有雄偉的安第斯山脈,北部有古老的蓋亞那高原,南部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巴西高原,它們從西、北、南三面向亞馬遜河平原傾斜,使亞馬遜河平原成為一個聚水的盆地。當亞馬遜河自西向東流時,沿途融入了1000多條支流,形成了龐大的亞馬遜河水系網,其中超過1600公里的河流就有17條,流域面積達705萬平方公里,約佔南美大陸總面積的40%,其範圍之廣,堪稱世界之最。

一千五百年前,西班牙的平松發現了亞馬遜河河口,當時他率領的西班牙探險隊自大西洋溯河而上,航行了80公里。40年後,德奧雷爾拉納率領另一支西班牙探險隊,從遙遠的安第斯山,經納波河和亞馬遜河,抵達大西洋,完成了一項超前的探險壯舉。亞馬遜河也逐漸被人瞭解。

直到19世紀,亞馬遜河才引起動植物學家們的關注,透過考察,發現亞馬遜河陸地生活著美洲虎、細腰貓、西(貊)、貘、水豚、犰狳等。水中至少有2000多種魚類。其中有生性兇殘的食肉魚,豔麗的脂鯉,也有有毒的虹和會放電的電綏,還有臭名遠揚的紅水虎魚。有些魚只吃掉在水中的堅果,也有些魚吃哺乳動物。其中以紅水虎魚最為有名。這種魚身長僅30公分,卻會合群捕,一群牙齒鋒利的可在數秒鐘內,將一頭行動緩慢的大吃得精光,只剩下骨架。但是這種情況比較少見,更多的時候它們主要吃其它魚,也吃果實,種子。

在亞馬遜河流域中,最大的食肉動物叫黑色寬吻鱷。這種鱷魚長可達4。6公尺,對人類有一定的攻擊性,主要以海牛等水生哺乳動物為食。此外也會襲擊水豚和貘等動物。

另外,在亞馬遜流域,其植物種類之多居全球之冠。許多大樹高60多公尺,遮天蔽日,故旱地森林的地面光禿禿,只有一層腐爛的枝葉。澇地森林則情況迥異,灌木和喬木有板狀基根,幫助維生。樹冠由高至低分層,各層充滿生機。葛藤、蘭花、鳳梨科植物爭相攀附高枝生長,其間棲息著猴子、樹懶、蜂鳥、金剛鸚鵡、巨大蝴蝶和無數蝙蝠。

除了擁有這些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外,亞馬遜河還有一個世界自然奇觀——湧潮。在穿越了遼闊的南美洲大陸後,亞馬遜在巴西馬拉若島附近注入大西洋。亞馬遜河的入海口呈巨大的喇叭狀,海潮*這一喇叭口之後受到不斷擠壓而抬升成壁立潮頭,可以上溯600~1000公里。一般潮頭高1米~2米,大潮時可達5米。每逢漲潮,濤聲震耳,氣勢磅礴。

亞馬遜河是拉丁美洲人民的驕傲。它雄偉而博大,一路浩浩蕩蕩,千迴百轉,蜿蜒流經秘魯、巴西、玻利維亞、厄瓜多、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等國,滋潤著8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使亞馬遜河流域成為世界上公認的最神秘的“生命王國”。

………【78、西太平洋上的“巨河”——黑潮】………

黑潮是西太平洋上一條較大的暖流。它猶如一條巨大的江河,從南向背,滾滾向前,晝夜不息地流淌著。

黑潮時北赤道流在菲律賓群島以東向北流動的一個分支延續而來的海流。源地位於中國臺灣省東南和巴士海峽以東海域。從臺灣東側流入東海,繼續北上,過吐噶喇海峽,沿日本列島南面海區流向東北;大約在北緯35度、東經141度附近海域,離開日本海岸婉蜒東去;最後在東經165°左右的海域裡向東逐漸散開。黑潮從它的源頭,從太平洋的低緯度海域流向高緯度,南北跨約16個緯度(北緯20度~36度),東西跨約115個經度(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