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跟著老尚到了後院裡一間最乾淨的房舍,老和尚攏上燈,用銅吊子燒上水,取出幾隻青花的小瓷碗來。熊開元就著燈光,看到牆壁上掛著一幅觀音菩薩的畫像,再看桌上的茶碗,上繪著童子圖案,碗口微外侈,只是口沿不甚齊整,顯然為民窯燒作。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黃山毛峰與正志和尚(2)
一時水已經滾開,老和尚自身後的青花瓷將軍罐中抓出一把茶葉,分放在幾隻茶碗中,舀了開水倒在碗中。只見開水才衝下去,就有一團白氣沿著碗邊轉了一圈,至碗心化做一條直線,慢慢升騰至尺餘高,然後在空中化成一朵白蓮花。那白蓮花又緩緩上升為一團雲霧,最後散成一縷縷熱氣飄蕩開來,清香滿室。
二人被眼前的景象驚得張大了嘴,直到老和尚說“請”時才回過神,忙不迭地捧起茶碗喝起來,茶水剛剛入口,但覺芬芳滿頰,一股清香穿過鼻腔直透滷頂。連吃了幾碗熱茶,二人不禁打起嗝來,書童還放了個屁。熊開元紅了臉,向老僧致歉道:“佛門淨地,我們太不敬了……”
和尚道:“既是淨地,有何不‘淨’?”
熊開元失笑,一摸腹部,但覺胸臆間寒溼飽脹之感俱消,不由起身向老僧行禮道:“此茶真神湯也,老法師真神僧也!”
第二日用過早齋,二人就準備下山去了,老和尚指給他們下山的道路,又將一個紙包和一葫蘆泉水遞給熊開元道:“此包中是昨日施主所飲之茶,名曰‘黃山毛峰’,須是用這葫蘆中的泉水沖泡方現蓮花,切記切記。”二人再三辭謝了老和尚,方才下山。
熊開元經過這一場奇遇,怕誤了任期,下山後從客棧取了寄存的小驢,一路趕往黟縣。
回到任上,剛好昔日的同窗,同榜的太平縣縣令郝俳來訪。熊開元大喜,備了酒菜招待。
郝俳家境富裕,帶了許多江南的好酒菜來,二人許久未見,又是同窗同榜,於是邊飲邊聊,不由喝得有些多了。
熊開元醉眼迷離地向郝俳講了在黃山的所見所聞,郝俳卻笑道:“你怕是喝多了酒吧,亂編排。”
熊開元有些不悅,“不信?我下山的時候老和尚還送了許多茶葉給我呢,我這就演示給你看!”說著吩咐書童拿來了前日的“黃山毛峰”神茶與裝著泉水的葫蘆,馬上就煮水預備泡茶。
這邊郝俳看了看盞中的茶葉,只見此茶挺秀顯毫,外型苗秀,雖是好茶,卻也無甚特異之處,頗有些不以為然:“讀書讀得腦殼壞了,什麼神僧,什麼茶中還生得出蓮花,莫不是遇到鬼了。”
熊開元一瞪眼道:“若是真能生得出蓮花呢?”
郝俳撇著嘴道:“若這茶中能生出蓮花來,我情願送你三斤貢茶。”
熊開元道:“好,一言為定!”說話間水已滾開,熊開元依法沖泡,果見茶碗中一團白氣縈繞,慢慢上升成了一朵蓮花。
郝俳揉了揉醉眼,以為自己看錯了,忙央熊開元再泡一盞,熊開元依言試來,白蓮花再次徐徐綻放。郝俳當下信服,再嘗那茶味,亦是茶中仙品,且幾杯下肚,醉意漸消,神清氣爽。
郝俳清醒了一些,眼珠一轉,計上心來:當今皇上頗好飲茶,大臣們往往以俗茶進獻。我舅舅原是皇上身邊的僕射,若是透過我舅舅獻上這仙茶,說不定能連升三級,或是調入京師呢!
郝俳謀劃已畢,遂一改先前的倨傲,謙笑著對熊開元道:“開元兄這白蓮茶果然是茶中逸品,前日我舅舅剛從京中捎來三斤貢茶,雖不及此茶,也是極難得的。今日咱們打賭,我願賭服輸,明日便遣人給你送來。”
熊開元聽罷倒有些不好意思起來:“醉中打賭,作不得數的。”
郝俳笑道:“哎,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啊。再說如此好茶,能在開元兄這裡飲得,也算是三生有幸了,別說以三斤貢茶來換了,就是三十斤也值得啊!”
熊開元見郝俳如此愛茶,便慨然道:“這茶是從佛家得來的,佛家講個‘緣’字,也罷,這茶既然對你脾氣,也是合該與你有緣,正該與你結個佛緣哩。”遂將下剩的茶葉一併送予他。
郝俳得了茶,一刻不耽誤,連夜上州府告了假,快馬加鞭上了京城。到了京城,將黃山毛峰的靈異之處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舅舅,郝俳的舅舅聽聞世間竟有如此奇茶,也大喜過望,心想,說不定這次還能借得外甥的光哩。
黃山毛峰與正志和尚(3)
第二天,郝俳的舅舅趁著在宮中伴讀的機會,向皇上賣了這個好,皇上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