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3部分

副理事長的原民生黨班底,只讓蔣濟在宣誓前,告誡他司馬家族不得重用的基本原則後,也批准同意了,聯合黨沒有改變其保守的特性,但強調的是現在狀態下,帝國各利益之間的平衡,以保護中下層子民利益為基礎,向寵、費律本來不在註冊範圍內。可在聯合黨成立後不久,也取消了民生黨的意向,正式註冊為聯合黨的黨員。

新漢黨是一個宗教色彩強於政治色彩的政黨,雖然政治主張有些偏頗。但問題並不大,而且這個黨和農聯黨一樣,只是參政黨。目標只是確保道德主義的貫徹,一般來說,在立場上更支援道德黨,也沒有什麼比較耀眼的政治明星。

由於劉協對民生黨的幾次扼殺,導致了民生黨之間的內部分裂,促使民生黨死於腹中,這倒是劉協事先完全沒有想到的,要怪只能怪司馬懿明知道諸葛亮是出了名轉舵能手,還把他做為主要黨員來拉攏,結果諸葛亮見風頭不對。立刻改換了旗幟,最終導致了司馬懿的熊熊烈焰熄滅在這一次黨派爆發中。

在六大黨派出現後,又出現了自然科學聯盟參政黨、技術革新聯盟、民族團結聯盟、新女性聯黨、社會進步黨五個參政黨和以執政為目地的主政黨——民眾黨。共同組建了帝國最初的十二個黨派。

劉協在此之後,暫停了帝國政黨的建立,並決心在正式的《參政黨派管理法》中增加一條,規定新政黨成立必須擁有十萬有選舉權的帝國子民的同意,在此基礎上才有資格成為合法黨。同時規定凡是參政黨,每州國民代表的席位不得超過二十人,在大國民代表的各州席位中,不得超過兩人。

在這兩個新規定的基礎上,真正可以參與執政黨競爭的黨派的就只有新民、民主、道德、聯合、民眾五個黨。由於民主和民眾兩黨的力量暫時較弱,真正能夠爭奪執政黨地位的只有新民、聯合、道德三黨,三個黨誰能成為第一大黨,目前還很難說,劉協也沒有具體的把握,一旦實行政黨制,他對帝國中央治略府的控制能力就猛然下降。

當然,他也不太在乎這些,畢竟他要做的都已經基本處理完善,雖然劉巍很有治理的能力,但誰能夠確保劉巍之後的皇帝就有能力治理帝國,所以在現在將法權移交出現未必是壞事情,真的想確保帝國的長治久安,這也是必須的事情。

在實行政黨制後,帝國中央國民院原先混亂的局勢突然間清晰起來,道德黨由於荀彧的坐鎮,成為帝國中央國民院目前的第一大黨,擁有四成以上的席位,而新民黨不負眾望的成為第二黨,擁有兩成以上的席位,聯合黨只有一成的席位,其他各個黨包括一些無黨人員加在一起也就是六十多個席位,勉強佔了兩成,最可憐的是新女性黨,連一個席位也沒有。

在這種尷尬的局面下,劉協動用自己保留的欽賜每州一個機動名額大國民代表權利,讓郭黃舞蝶成為大國民代表,讓長江學府僅有的一位紡織學女學者童姿成為揚州的大國民代表,欽賜蜀州蜀錦女大技師劉黃氏成為蜀州的大國民代表,讓三位女性以新女性黨的黨員身份進駐中央國民院,多少給這些新女性一些薄面。

中央國民院變得清晰之後,劉協就不再去過問了,一般沒有特殊情況也不再參加國民院的表決會,這些不同的黨派,他們的利益也各不一樣,想要透過一種只確保自己集團的利益,而侵犯其他集團的利益是不太可能的。

參政院則由劉逸主持,郭嘉、荀彧等人在後出謀劃策,劉協也就很少直接過問,一般都是出了結果過目一下。

在這種情況下,劉協騰出了非常多的時間用於關注帝國的技術發展,另一方面也著手進行軍隊體制的改革。

在和劉逸討論現行制度時,劉協很淡然地說道:“其實,只要皇室保留必須的權利,對於怎麼治理國家,如何實施具體的政策,那些事情都不要去考慮了,因為輪流執政的情況下,有人會去考慮這些問題,如果皇帝願意多關注社會民情,查詢帝國中的一些危機,那這就是賢明之帝,如果他什麼都不想做,那麼可以按著程式管理軍隊和教廷,主持一些公益事業,這就足夠了,如果他什麼也不做,只要他不傻,那麼他也不是昏君。利益在你手裡,但責任在別人身上,這就是分權的最大好處!”

第十一卷 帝國動盪 第二十八章 農畜工紡

劉協為了帝國技術發展四處奔走,並積極推廣技術革新聯盟,為並以他們這個組織為核心,建立了專門的帝國技術革新獎章,每年獲得帝國技術革新獎章的技術革新成果就可以參加皇家技術革新獎的爭奪,除此之外,帝日還有專門的菊花獎,也專門進行帝國技術革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