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或選擇相關資訊作為“精神扳手”,把公眾心理擰到適當刻度,以洪流般的視聽衝擊力去誘導公眾之心隨媒體的脈搏而跳動,這就是戰略級資訊攻心戰的基本特徵。 三 “擺平”了美國國內輿論,還得“擺平”世界輿論。面對世界輿論,美國擺開了戰略級資訊攻心戰的大戰場,它要用張揚美國戰爭意志的傳媒資訊去覆蓋全球。這就是“構成衝突政治內容的戰場外的戰鬥”。
在今天這樣的資訊化時代,將戰爭意志擴充套件到戰場以外去,實現超越戰場的戰略目的,這是戰略級資訊攻心戰的要義所在。一次區域性戰爭的軍事戰場是一個“點”,圍繞這場區域性戰爭在廣闊空間內展開的宣傳戰、攻心戰卻是一個“面”。資訊化戰爭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追求這種“點”“面”綜合效益的最大值。
為了再次向伊拉克開戰,美國針對世界輿論的戰略級資訊攻心戰早已開始了。2002年,美國就新設立了一個直屬白宮領導的“戰略影響辦公室”,伊拉克戰爭爆發前更名為“全球宣傳辦公室”。它制訂了一整套全方位展開資訊攻心戰的周密計劃,反反覆覆向全世界宣傳“薩達姆是暴君”,“伊拉克支援恐怖主義分子”,“伊拉克是邪惡軸心”,“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等等。
可是,美國要明火執仗用武力去吃掉一個主權國家,在世界輿論面前仍然遇到了極大阻力。為此,伊拉克戰爭中,白宮和五角大樓的戰爭策劃者們根據“資訊戰就是要控制資訊領域,以便利用它去影響人”這一理論,對戰地新聞報道作了超乎尋常的安排,允許約550名記者(其中美國記者約400名)對美英聯軍進行“嵌入式”採訪。讓這些記者登上小鷹號航母,或插入美英聯軍的某支作戰部隊,隨軍行動,報道伊戰全過程。很顯然,美國看準了資訊化時代新聞傳媒的巨大影響力,它要讓這支龐大的記者隊伍充當強大的“精神扳手”,去影響世人視聽,扭轉世界輿論。
這次全世界“熱播”伊拉克戰爭,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白宮和五角大樓透過這類大動作一手導演出來的。美國希望大家都來免費觀看這場戰爭。看什麼?看美軍精確制導武器的厲害,看美國軍事實力之強大,看美英聯軍進攻之神速,看伊拉克軍隊之不堪一擊,看薩達姆之可悲下場,等等。在這股強大的“戰場資訊流”背後,蘊含著美國想要表達的戰爭意志:“誰還不服氣?請看伊拉克!”“誰敢與美國作對?請看薩達姆!”
資訊攻心戰(3)
美軍現在每打一場戰爭,都要丟擲一些新名詞。這次丟擲的是“斬首”與“震懾”。“斬首”是要斬薩達姆之首,“震懾”卻是除了“震懾”伊軍,還要“震懾”世界,這是美國戰略級資訊攻心戰的戰略企圖所在。
據媒體訊息說,美國國內每天晚上有86%的公眾都在透過電視瞭解伊拉克戰爭。全世界每晚收看伊拉克戰爭電視實轉播的觀眾更是多達十幾億乃至幾十億。它完全證實了托夫勒夫婦和斯坦教授十多年前的預言:“明天的一些最重要的戰鬥將發生在輿論宣傳戰場上。”
美國針對世界輿論發動的資訊攻心戰,總導演是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操作手是美軍中央司令部新聞釋出官布魯克斯准將。美軍中央司令部前線指揮所開設在卡達首都多哈郊外的賽利耶兵營,下設美軍前線新聞中心。布魯克斯准將每天要在新聞中心召開一次新聞釋出會,伊拉克新聞部長薩哈夫在巴格達也要每天召開一次新聞釋出會,兩人唱對臺戲,展開新聞對攻戰。開戰後的頭十幾天,兩人勢均力敵。薩哈夫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天天妙語對敵,一出“空城計”唱得精彩紛呈。但巴格達陷落前夕,赤手空拳的薩哈夫終於抵擋不住,拍馬而退,神秘消失。至此,只剩下布魯克斯准將一個人唱獨角戲,美軍完全控制了戰場資訊釋出權,以一家之言左右世界視聽。
美軍打資訊化戰爭,“硬”的一手關鍵在於奪取戰場控制權,“軟”的一手關鍵在於奪取輿論控制權。美軍為了控制輿論,各種手段都用上了。他們事先把美國國內一些“聽話”
的記者召至科威特沙漠中進行戰地新聞報道培訓,使之成為“骨幹”,為龐大的記者交響樂隊領唱。在美軍賽利耶新聞中心,記。7。 039 者席的座次既不按到達先後排列,也不按國別字母排列,而是按美軍的戰爭意志排列。最靠近新聞官講臺的兩把椅子,一把是美聯社的,另一把是英國小兄弟路透社的。第一排有20把椅子,德國電視臺的記者提前將本臺的座籤貼在了第一排的椅子上,但這位記者一掉屁股,他貼好的座籤已被移至二排,因為德國此次是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