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0部分

,沮授的這個防守策略一旦被袁紹從頭至尾貫徹到底,必然令兩軍局勢發生根本性扭轉,七月一到,曹軍形勢絕不容樂觀。

但是,這只是沮授和極少數支援人士的想法,更多的如郭圖、許攸等人都是主戰:想我袁軍起兵至今,哪受過這樣的憋屈,歷來都是橫掃敵軍,所向披靡。這樣太有損我軍聲威和氣勢,令天下諸侯恥笑:被曹軍打得像縮頭烏龜一樣老老實實地在殼裡縮著。

況且曹軍相比我軍,不論兵勢還是武將,都差得遠了,他們想玩拖延,我軍難道就陪著他們拖延嗎?我軍可以主戰啊,追著曹軍打,一直把曹軍打趕出河北,有何不可?

而袁紹也是在戰與守之間猶豫不定,聽郭圖一說,立即就搖擺了此前的防守想法。沮授看出袁紹的心理活動,連忙起身道:

“主公,為君者應當機立斷,堅定軍心;切不可朝令夕改,猶豫再三。還請主公堅持既定方案。”

沮授說完,許攸等主戰派紛紛起身建言主戰。袁紹聽得越發舉棋不定,最後緊鎖眉頭嘆了口氣,擺了擺手讓眾人不要多言,自己要靜一靜。

無意中目光掃了一眼,袁紹看到坐在下面的劉備,當即對劉備道:

“玄德,以你來看,我軍是該戰,還是該守?”

劉備此前坐得好似老僧入定一般,紋絲不動。聽袁紹叫自己,連忙起身,謙遜道:

“備敗軍之將,怎堪論斷?”

袁紹把手一擺,道:

“勝敗乃兵家常事,玄德不必介懷,有何見解,但說無妨”

劉備頓首示禮,這才鄭重道:

“曹操欺君之賊,明公若不討之,恐失大義於天下”

這話說得大義凜然,聽得袁紹連連點頭。郭圖、許攸等主戰派更是樂得如此,因此都齊聲幫襯。唯有沮授,扭頭瞪視劉備良久,道:

“劉玄德,汝好陰險借我軍之手,行報復曹軍之事此戰若勝,汝心願得遂,若敗,汝逃之即去。卻可憐我袁軍數十萬將士,為你這一句話無端喪命”

劉備仍是那副老僧入定般的神態,波瀾不驚地聽沮授把話說完,轉而對袁紹恭敬地拱了下手,道:

“稟明公,備受明公手下軍師質疑,惶恐心痛。心雖不捨,但今已無法在此久留,特嚮明公告辭”

說罷,轉身作勢欲走。袁紹哪能捨得劉備走,連忙叫住劉備,又轉頭對沮授道:

“公予,軍前參議謀論各有不同,本是常態,公予何至如此心狹,以至冤枉玄德孤主戰心意已決,不許你再多言”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已經帶有較強的呵斥之意。沮授本不是袁紹舊部,聽袁紹這麼一說,心裡頓時涼了個透徹,嘆了口氣,無聲地向袁紹拱手拜禮,轉身離去。

下一刻,袁紹下令:命大將顏良為先鋒,公孫瓚、周昂、眭元進為副將,領兵五萬往白馬港迎戰曹軍此去務必主戰,不得與曹軍拖延

顏良領命而去。

隨後袁紹又是一番調派,打破原有的防守佈署,使集結在鄴城的二十五萬部隊陸續開赴前線。並命令傳令兵往平原、北海、薊、北平四城,令四城太守再領重兵來鄴城集結。同時再命許攸等人四處籌糧,雖然知道不會籌集很多,不過總歸是多一點是一點。

……

卻說公孫瓚,與劉備有私交,自勢力被滅後降於袁紹。當顏良領副將出城點齊兵馬之際,劉備藉機在城門處叫住公孫瓚,二人敘了幾句舊,隨後劉備道出正題,對公孫瓚道:

“前番備在下邳遭遇曹軍夜襲,兵馬全軍覆沒,部將也俱自逃散。此後,弟在北海養傷期間,四處派人打探部將下落,卻有人回報,聽說雲長似乎投靠了曹操。弟雖不能確信,但也不得完全不信。今伯圭兄即將與曹軍交戰,如遇雲長,還請伯圭轉告顏良,勿要傷害,弟有話要與他講。切記切記。”

公孫瓚允諾,與劉備辭別。

(附:關於顏良之死,有很多版本,其一就是顏良見到關羽後,並無心與關羽交戰,而是出言欲問之際,被關羽借赤兔馬之快,驟然奔至面前,猝不及防之下所斬。)

卻說顏良,領公孫瓚等副將,點齊五萬兵馬後,直接殺奔白馬港而來。

白馬港是黃河北岸重要渡口,與鄴城相距不過四天路程,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曹操這次親自身兼總大將,率典韋,曹洪,宋憲,侯成,魏續五員副將,將白馬港團團圍定(呂布部將什麼時候降的曹操,就不細表了)。白馬港主將徐晃雖然英勇,但面對被團團圍定的困局也是無力,再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