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如今曹操與袁紹正值交惡,袁紹兵勢強大,手下將官眾多,不如我們就投靠袁紹,借袁紹之手消滅曹操,而後我們再尋機東山再起。”
第155節 劉備投袁紹
第155節劉備投袁紹
劉備聽得點了點頭,轉而又猶疑道:
“當年在平原之際,我軍與袁紹並不和睦,如今前去相投,恐怕袁紹難以相容啊”
孫乾的智謀不算高,75點,聽劉備說完後凝眉想了一想,搖頭道:
“不然,主公豈不聞敵之敵者即為友也?袁紹與曹操交惡,我軍亦然。則此去投靠袁紹,必被接納。”
劉備聽孫乾這麼一說,疑慮減輕了不少,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劉備還是決定先修書一封,投到鄴城袁紹處,看袁紹回信的態度再做決定。
書信由孫乾親自送到袁紹那裡,即是表明誠意,同時也是讓孫乾對袁紹查顏觀色一番。十天後,孫乾從鄴城折返回來,告知劉備:目前袁紹與曹操即將展開大戰,手下幕僚分為主戰、主守兩派,爭論不休。得知主公欲前往投奔,袁紹十分歡喜,沒有任何迴避遲疑,立即當著臣的面修書一封,回覆主公。
劉備聞聽,也是喜出望外,終於得個落腳地兒了,怎能不高興。開啟書信看了一遍,袁紹在信中倍言對劉備的賞識之情,自己求賢若溫渴,正需要劉備這樣的人才,對於劉備的投奔之意,自然是十分地歡迎。
劉備得此書信,又經孫乾一番描述,心中大石落定,隨後便攜張飛、趙雲、孫乾三人並二百多名士兵,從北海出發,直奔鄴城。
這二百多名士兵皆是步兵,行進速度與騎馬自然不能相比,十二天後,劉備並屬下眾人才趕到鄴城,而這個時候,曹操的第一軍團已經開始攻打鄴城的白馬港(黃河北岸的一個縣城)。
由於劉備一行人在這一路之上,得袁紹手下各州縣供給食用之物,同時也將劉備一行人的行蹤報知袁紹。因此,袁紹得知劉備即將趕到鄴城後,親自率眾將出城十里迎接,場面十分隆重。
和袁紹一樣,袁紹手下的眾將們對於劉備的到來也都十分高興,都認為劉備此番是誠意歸降,以後就永遠是袁紹的部下,自己的同僚。只有沮授的神情與眾人不同,在一旁冷眼看著劉備,表情冷淡。
卻說袁紹執著劉備的手,愛惜之情溢於言表,與劉備並馬而行回到鄴城,眾人皆跟在二人身後。
進了鄴城後,眾人剛在宮城正殿坐下,此前在平原。安德港駐防的顏良與文丑二人,同時來到殿上。原來袁紹自曹操發兵攻打白馬港後,就遣飛馬調這二名戰將趕來鄴城,以御曹軍。
二人與袁紹見過君臣之禮,坐下沒多久,有從白馬港派出的傳令兵跑來殿上,單膝點地向袁紹道:
“報大人,白馬港已被曹操大軍團團圍定,守軍傷亡慘重。大將徐晃遣在下來見主公,請主公速派援軍前往救援稍有遲誤,白馬危矣”
袁紹聽罷凝眉沉思一陣,轉而看向坐在自己面前左右兩邊的謀士,道:
“我有意放棄白馬港,讓徐晃率兵回返鄴城,眾位以為如何?”
袁紹此話一落,眾人立即竊竊私語,即有贊成,也有反對。郭圖由於奉命統率南皮兵將來到鄴城,因此也位列在座,此時連忙站起,道:
“主公,我軍兵勢是曹軍數倍,戰將也比曹軍多了一倍以上,只要我軍集合全部力量,擊敗曹軍易如反掌主公切莫再聽信儒生之迂腐言論,貽誤戰機啊”
郭圖這句話就是說給沮授的。
袁紹之所以想放棄白馬,死守鄴城,就是沮授提出的方案。因為在沮授看來:袁紹兵糧不足這個最大的弊端正是曹軍突然發兵的根本原因。一旦袁紹派出大軍,曹軍必然後退,或是轉為防守,意在消耗我軍本來就不多的一點存糧,等到存糧也告罄的時候,我軍就再無回天之力了。
而守城的情況就不同了,可以抽調出一大半的軍隊前往其它城市。曹軍雖然兵糧比我軍要多,但也並非十分富餘。期間我軍再將抽調出來的軍隊經北海、平原等郡城渡河襲取曹軍糧道,擾亂其後方,遷延一段時日後曹軍必退。如此一來,等到七月收糧之後,我軍就可全境壓下,一舉將曹軍摧垮
這個主張雖然顯得有些消極被動——守城戰,難免讓城市遭到破壞,並讓城市周邊的耕地大量被毀——但是,卻是非常實用。至少可以讓曹軍第一軍團無所作為,繼而退兵。
而第一軍團一旦退兵,不再吸引袁紹主力,吳凡的第二軍團也就孤掌難鳴。可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