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雖然上帝是全能的,但猶太人不是總依賴上帝,不是每到困難的時候就去請求上帝的幫助。這樣安逸的生存方式上帝也不允許。上帝的責任是將在埃及深受奴役之苦的以色列人解放出來,而能不能利用自由之身去主動地實現自立和成為優秀的民族,就是以色列人自己的事情了。 在西乃山授予“十戒”時,上帝這樣說:“如果你們聽從我的訓導,遵守我們的約定,你們將成為天下我最寵愛的民族,因為全世界都歸我所有。你們應該能夠成為一群虔誠的民眾和一群合格的教徒。” 上帝對以色列人的祝福是有條件的,就是要人們在正視殘酷現實的基礎上,嚴格遵守與他的契約。西乃山受戒以來已經過去三千多年了,猶太人為了遵從這個條件,一代又一代地做著努力。這裡面也有猶太人獨特的歷史觀:歷史既不是瞬間事件的連續,也不是一個週而復始的過程,至少歷史不是作為事件的旁觀角色出現的。 對於猶太人,透過歷史事件可以領悟到上帝的意志,所以歷史就是人對這些意志所做出的回應。即使是“西乃山受戒”這樣古老的事件,還帶給當今一些很普遍的命題。從這點來看,整個事件並沒有結束,它還在影響著當今的猶太社會。每年春天祭祀的時候,猶太人會偕同全家參加慶祝宴會,朗讀《哈加達》。其中有一句讓人耳目一新: “每個時代的人都應該知道自己是從埃及逃出來的。” 猶太人這樣一遍遍地回顧出埃及的故事,重新體味食用米麩、苦菜和鹽水的生活。這個節日持續七天,這期間,人們都要思考民族的起源,還要思考上帝和人的關係。日本的祭祀節日就是不斷地重複祭神儀式和進行大眾捐款。與此相比,猶太人是人人都重新思考自己和上帝的關係。 猶太人眼中不單有宗教,還有歷史、人與上帝之間的契約。契約是當事者雙方為了實現特定的目的締結而成的,只要一方不違約,那契約就有效。自從西乃山受戒以來,無論哪一代猶太人都遵守割禮的規定。只有接受了割禮,才有成為猶太人的基本資格。就像前面講述的,即使一個人生來就是猶太人,但如果沒有接受割禮,那他就不會被承認為真正的猶太人。當時猶太人是以猶太教共同體的形式在西乃山上與上帝訂立契約的,而割禮儀式就意味著一個人要加入到這個共同體當中。 進行割禮儀式的時候,西乃山時的情景就像是穿越了三千年時空回到了現在。每個時代的每個人都有履行對上帝的契約的責任,也就是實現自己的使命。在成為“聖民”以前,西乃山上受戒的事情永遠都不是過去。他們一直在聆聽著三千年以前上帝的聲音。 上帝這樣說:“你們要遵守公平,行使正義。需要幫助的時候我會在你們身邊,因為我無處不在。”&nbsp&nbsp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世人是上帝的奴僕

現在我們來看第二點,即上帝對現在歷史的演進給予著充分的關注。 先知以利亞曾經反對當時以色列流行對巴力神的禮拜,要求民眾回到耶和華的身邊。在他的宗教改革受挫之時,上帝對他說:“不向巴力神屈膝的以色列人只有七千了吧。” 上帝開始留意被埋沒的人才,賦予他們使命,而猶太人也開始感到自己應該成為那七千人中的一員。《塔木德經》疾呼道:“世人就是上帝的奴僕!”而上帝為了自己奴僕的利益也是盡心盡力,所以猶太人對上帝的理解是非常具體和現實的。 在古希臘,歷史只是人們好奇的物件。海羅道得斯編纂過一本歷史書,裡面收錄了當時的文明世界裡發生的奇聞逸事。對於中國,他以歷代的政治為中心,在政治的運營方式上總結了一些反省材料,正所謂“溫故而知新”。 即使對於猶太人來說,歷史也是充滿了有趣的故事,只是對於當政者而言,他們是反省的好資料。舊約《聖經》裡的《列王記》和《歷代志》就被認為是為了反省而編纂的。如果《聖經》只是單純記錄以前的事件或是收錄古人的文學作品,那人們就不會在兩千年裡一直閱讀它了。《聖經》的最大魅力在於它證明了上帝在現在依然存在。 西方的哲學一直沒有從亞里士多德的影響下襬脫出來。他們將上帝當作是無人格特點的存在,並定義上帝為無限和終極的實體,或者說是一個絕對者和超越者。這種定義在一定意義上可能正確,但定義本身將上帝抽象化,並將他從現實生活當中分離出去了。隨著社會的近代化,我們東方人被認為沒有宗教信仰,可能是因為這個定義產生的西方文明思潮影響了我們吧。&nbsp&nbsp 。。

對上帝的稱呼

在猶太教裡面,我們很難找到關於上帝的定義,只有在中世紀,神秘主義曾經提到上帝是一種“無限”,而從“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