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5部分

存善念,但也無法達濟天下,能做的,不過是抱著一顆善心,量力而行罷了。如今她只是眾生中的一員,難免要偏心些,最重要的,不過是護著自己所關心愛護的人而已。

這麼想著,她又記起先前跟柳東行說過的話了。為了丈夫日後著想,她還得多用點心思才行。別的事上她無能為力,但康王府那群人,她倒不是完全沒有法子對付的。

大概是老天庇佑,沒兩日,柳東行與胡金全便探聽到了康王府眾人私下聚會商議的是什麼事。

原來這些曾經憑藉康王府權勢在康城呼風喚雨的管事、掌櫃們,雖然損失了大筆錢財,生意經營遇到了困難,還先後被知府衙門與通政司的人審了又審,但心裡的不甘卻越來越盛。他們的不甘不是針對朝廷,而是針對鄭王。他們雖是僕從的身份,但也都是富家翁,康王世子上京以後,留在康城的那些秘密產業便是他們在掌管,無論是官府還是同行,誰不敬他們三分?而他們當家作主的日子過久了,自然不甘心再被人糟踐。鄭王府所為分明就沒把他們當成是盟友,事情八字都沒一撇,就卸磨殺驢,誰還敢指望鄭王奪得江山後,真的會給他們回報?

康王府的人冒著殺頭的危險助鄭王造反,卻一點好處沒得,就失了幾百萬的財產,死的人與被燒的貨物就不算了,更要緊的是,官府已經留意到他們了,沒有武力保護,他們豈不是死路一條?造反的罪名可是要誅九族的這都是被鄭王所害,就算死,他們也要報復鄭王一把叫他知道,馬王爺頭上有幾隻眼

康王府舊人的報復行動,很快就開始了。

卷一 望族孤女 第三百八十四章 康王府在行動

第三百八十四章 康王府在行動

康王府一眾舊僕報復的招數其實很簡單。

康城是天下第二大港,僅次於歸海,雖然地處偏西,但它的西面與南面有一大片產糧區,周圍又有許多富庶的城市,與此同時,西邊的山區裡有兩個大鹽井和幾處鐵礦,丘陵地帶則盛產各種藥材,每年不知有多少船隻滿載糧食、布料、藥材、鐵器與食鹽等貨物,路經康城,送往東江中下游的城鎮,其中一部分還會在歸海積存,轉運往北方。

康城曾經是康王府的藩地,經濟命脈幾乎都掌握在王府中人的手裡,雖然現在很多王府的產業都已經轉入地下,但影響力猶存。康城知府就是因為這一點,才對他們一再縱容的。可以說,這些人的底氣,不僅僅在於錢財,還包括了人脈與進貨銷貨的渠道。被申屠剛領著的一幫鄭王府打手擄走了數百萬兩銀錢,固然是能讓他們傷筋動骨,但做生意,更多的是依靠誠信與名聲。再有錢的商家,若不講誠信,顧客也未必會買賬;而一時資金週轉不靈的店鋪,卻有可能憑藉著老闆或掌櫃的個人信用,賒賬取貨,並順利將貨物銷售出去,讓店鋪起死回生。

對於康王府的舊僕來說,他們眼下所面臨的境況就是:錢被搶走了,又被官府盯上,即便能將生意重新做起來,若將來被朝廷定了造反的罪名,便連性命都保不住,那還花這麼多心思幹什麼?與其頂著巨大虧空,勞心勞力,倒不如先把店給關了,多想想自己今後何去何從還好。

等他們想不出為自己脫罪的辦法,終於決心要報復的時候,各方面的條件都是現成的。在東江與太平江上營運的船行他們都熟,甚至有一部分船行的價錢是他們做主定的;做糧食生意的商家也都跟他們交情不淺——若是交情淺,那商家也沒法在康城做生意了;做鐵器的商家,當初更是靠他們才把生意撐起來的,還有鹽商們也是,要知道鹽鐵這兩樣東西一向是朝廷官營的,不許民間私自販賣,也就只有藩王這樣身份的貴人,才敢伸手分一杯羹了。若沒有康王撐腰,那些商家也沒膽子發這個財。

於是,就在鄭王的軍隊被擋在錦江以南、戰況僵持的時候,原本源源不斷被運往東江中下游的裝有糧食、食鹽、鐵器、布料等貨物的船隻,還未到達歸海城所設定的封鎖線,便先在康城被截住了。青州與錦南兩地的糧食與食鹽供應很快就開始收緊。鄭王為了積攢糧草,早就在這兩地搜刮過,民間的鹽糧存量本來就有所不足,眼下更是雪上加霜。不過因為鄭王起兵前積攢了不少物資,他手下的軍隊暫時還未受到影響。

但這種情況也只是暫時的,倘若戰事持續僵持,而鄭王的軍隊又長時間無法佔領更多的城池,無論是糧草、食鹽、衣料還是鐵器,都遲早有用盡的時候。

康王府的人就等著他物資用盡的那一日,因此更加賣力地攔下運送糧食鐵器的船隻,並且運用他們在康城商界的名望,半逼著那些貨物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