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多少年音樂就有多高水平”,還拉扯出帕爾曼……呵呵,除了這些,此人還能幹什麼?!
網友 TL 發言說:
“既是論壇,當然大家都可以來論談,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對別人的見解也可以談贊成或者不贊成。網上能有樓主這樣的專業人才做指導,非常難得,希望樓主多發些音樂愛好者喜歡的音樂知識,為普及音樂知識作出自己的無私貢獻!”
——愛寫詩作畫的 TL 從不參與 C 論壇的無聊吹捧和打鬥,只可惜這樣的人拿不出更多時間來關注被越攪越渾的 ";討論"; 。
銀杏兒心情沉重,寫下她期望中最後一個帖子:
“再次強調:我發這個帖,目的是指出:請尊重音樂藝術,尊重論壇規則,實事求是,不是自已的創造成果,不能以“原創”自居。如此而已。介紹、探討音樂本是好事,但請注意不要把錯誤的當寶貝,不要把音樂當作自我裝簧的法寶。”
發出這帖,銀杏兒仍然沒能一走了之,因為水邊佳人又出現了。
此人乾脆摘下“反抄干將”大紅帽,以別種姿態說:
“另一場“抄襲”論爭?壇時已夠亂了,能不能寬容些,平靜些?”
——呵,看官明眼,這抄襲二字可是“水”第一個說出的哦,但願她不會自煽耳光又玩食言伎倆,至於她為什麼又旗幟鮮明支援抄襲,先按下不論吧!
銀杏兒回說:
“不是有人要我說得更露骨嗎!我只希望論壇存在的一些不良風氣不要繼續發展。如此而已”。
要銀杏兒說“抄襲”二字的“驚天動地”又跳出來:
“既然要指出,那就明確指出哪個地方有不妥之處,否則這樣含含糊糊的批評無助於網友的認識”。
——指出了具體錯誤,還講解又講解,都無助於認識?!
銀杏兒只好嘆著氣說:
“看來你沒好好看我的帖啊!要不要把重點內容再重複一下?
驚天動地:“我看了,可是沒明白”。
毫無心計的銀杏兒只得再次重申:
“……那些低階錯誤(和其它一些)表明,科列克不具備分析交響樂作品的能力,他那些帖子的內容,不能叫原創”。
“那叫什麼?”驚天動地扭住不放。
“你自已能判斷”。
“我想知道樓主自己的判斷”。
——真奇怪,指得那麼具體,難道還不清楚?音樂界專業人士寫這樣的文章均署名“編”,科列克是抄襲還是編,銀杏兒留給他自已選擇,有何不對?!
看官,這種“引蛇出洞”之伎,剛剛才指責銀杏兒“另一場“抄襲”論爭……能不能寬容些,平靜些?”的水邊佳人,不會看不見吧?逼人說“抄襲”的是他們,指人“不寬容”的也是他們,兩面夾逼意圖何在啊?!
曾經和稀泥的 DT 立馬再和稀泥:
“銀杏兒,寶刀不老,勢如破竹。尚請刀下留情,批判從嚴,相處從輕,得饒人處且饒人,不要 '真' 的太累!”
銀杏兒道:
“謝謝,這正是我的意思。不過,就這樣別人也饒不過我,玩了把戲法,在另一處把我的意思扭變成糾纏不清的‘個人感受……’,還糾纏說我以‘枯燥的專業理論,壓制百姓喜聞樂見的通俗易懂’呢!”
“猛得利”又來“詩”:
“銀杏兒老師
科列克早已不來這裡發言了
您的教誨他大概已經銘記在心了
那麼是否可以收工了
就象您在前面帖子裡說的
您是硬著頭皮來的
只是說一下就走
——“科”不正在第二戰場大展偷換身手、此人不也在那兒為“科”戰天鬥地嗎?這說假話臉不紅心不跳的功夫還真不賴啊!
“驚天動地”又說:
“樓主,你就明著指出科西嘉人哪個地方是抄襲的吧。光憑自己的感覺和印象說話,好象有些不妥?”
銀杏兒在心中大喊:
“我的話已經重複了若干次,問題在哪指出了若干次,那還叫‘光憑感覺說話’?!扭住不放、攪纏不休,究竟是何用心啊?!”
——唉,看官,面對如此惡狀,我也只能仰天長嘆!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十一、山雨欲來風滿樓(二)
銀杏兒在兩個戰場遭受無休無止的糾纏、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