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璜也確實是去參戰了。家中更是擔心,連六大伯楊明善也疑慮了,這次守護神能不能起作用呢?
慶鑫如何失蹤?他們為什麼去打鬼子呢?
1935年,慶鑫初小畢業,隨父親到縣城上學,插入高階小學預科班。這個班實際上是四年級複習班,對初小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鞏固和提高。他父親知道慶鑫初小課程已經學完。但是作為優秀教師,他更知道欲速則不達的道理,讓孩子系統複習,打下穩固的基礎。孔子說:“溫故而知新。”知識向深度擴充套件,就能成績優異,升入好的中學。所以先進預科班,再升入五年級。這就好像有經驗的農民,實施“蹲苗”一樣,在苗期限制施肥、澆水,使幼苗根往深處扎,根深才能葉茂,莖葉才能粗壯,能起到抗旱防災作用。掌握了牢固的知識基礎,這是他成功的第二個因素。
慶鑫經過了預科複習,知識基礎鞏固提高了,學習勁頭和信心更足了。他出生在耕讀世家,很早就養成讀書的習慣,書籍為他開啟了解世界的視窗,知識使他掌握了做事的鑰匙。讀書的興趣越來越濃。他不但能學好課內知識,而且求知慾強,理解能力好,喜歡到圖書館去,借課外書,幾天一本,幾乎讀遍了館裡所有的兒童讀物。在班裡,他年齡最小,個頭最矮,學習成績卻名列前茅,深得師生的誇獎。但是父母怕他自滿,不再努力,卻從不表揚他。父親說:“學生的本份,就是勤讀詩書,成績好是應該的,學習差才是意外。”
那時,何思源是山東省教育廳長,老家在菏澤,全省學校迅速發展,威望很高。何的學歷是六中 ——北大——哥倫比亞大學。他的成長道路順暢,有志青年非常向往,前人的榜樣使慶鑫樹立了宏偉的理想。如果是太平盛世,十六七歲就可以升入大學,錦繡的前程在望了。
晴天一聲霹靂,烏雲佈滿天空。“亂世大劫”開始了,為什麼太陽的光芒,偏被烏雲遮擋?1937年發生盧溝橋事變,日寇瘋狂侵略中國,國軍節節敗退,華北失陷了,連定陶也不能倖免。正如文天祥的詩“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1938年5月鬼子侵犯縣城,機關學校全部關閉,有的撤到南方,有的躲到鄉下。
風雲突變,兵連禍結,哪裡有學生能安心念書的地方呢?慶鑫高階小學還沒畢業,就逃回家中,熱愛讀書的人不改其志,閉門不出,痴心自學,不但繼續學了沒學完的高小課程,而且鑽研了中學數理化課本,還背誦了不少中學國文課本中的短文。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並能堅持長期自學,這是他成功的第四個因素。
1937年是個多難之秋,戰禍如滾滾洪水,不期而至。在禍水中掙扎的愛國人士,有不同的反響。有位裴雪峰老師,他是河北人,清華大學畢業,主張教育救國,成立定陶中學,並進行第一次招生。以後日軍侵佔縣城,這個學校就撤到鄉下,流動上課。1941年,孫良誠的部隊開到魯西南,日偽軍龜縮在縣城,局面稍有改善,定陶中學在偏遠的潘樓村上課,並擴大招生,來滿足一些孩子上學的願望。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一章 幼年得寶(8)
那些失學的學生,聽到中學招生的訊息,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如同久旱的禾苗逢甘雨。慶鑫雖然高小還沒畢業,也考取了初一,他像過年一樣,穿戴整齊,背起行李,和同學結伴,奔向學校。一路麥苗稀少,紅白斑斑,罌花盛開。
學校招生考試,作文題目是“滿地罌花感言”。日本人佔領山東以後,除了燒殺搶掠以外,還叫農民種大煙,鬼子發放煙種,高價收購。美麗的罌粟花,像一條條毒蛇,在吞食著中國人啊!
那時學校困難,處於非常時期,時局緊張,為了躲避鬼子的追擊,經常轉移,流動各地上課,每個學生準備一個書包,一個大型硬紙板,穿根繩子,掛在脖子上。師生跑到相對安定的地方,池塘邊,樹蔭下,都權當臨時課堂,藍天當教室,膝蓋上放塊硬紙板當書桌,老師就給上課。夜晚,借住在農家的破草房裡,鋪把乾草或麥秸就是床鋪,開啟鋪蓋卷就睡。如遇到敵人夜襲,半夜三更被叫醒,捲起鋪蓋,像戰士那樣,背起行李就走。他們習慣了夜裡走路,走一陣,跑一陣,一個緊跟一個,絕不能掉隊。慶鑫雖然年齡小,個子矮,也不甘落後,經常累得氣喘吁吁,還堅持說:“我能行。”在校多次的逃難,每次成功的脫險,都使他增長了勇氣,久而久之,逐漸有了臨危不懼的膽量。也不用老師特殊照顧,變得異常獨立了。勇敢的性格是他走向成功的第五個因素。
有一次,流動中學到了城西的萬家村(現屬菏澤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