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西學著作。

就這樣,康有為在20歲出頭時,已初步形成了維新變法的萌芽思想體系。

1888年,康有為第四次鄉試落榜,更加覺得清廷無可救藥。於是決意不顧禁令,上書慈禧太后和光緒帝此為《上清帝第一書》,康有為先後七次上書,二十幾次上奏摺。,請求變法。康有為也因此成為知名人物。

上書沒有成功,康有為並沒有就此沉寂,而是開始默默地思索真正的救亡之路。他認為救國需從培養人才入手,於是在廣州開辦“萬木草堂”。梁啟超就在這時成為了康門弟子。

1895年,甲午戰敗,《馬關條約》即將簽訂的訊息傳來,正在北京準備會試的康有為深感痛心,連續一日兩夜沒有休息,寫成了一篇長達一萬八千多字的《上清帝書》,隨即令梁啟超等人聯絡18省在京舉人,準備聯名呈給光緒帝,史稱“公車上書”。

這次“公車上書”,隨著李鴻章在《馬關條約》上“嘭”然蓋上玉璽而宣告破產;雖未能上達天聽,但康有為卻從上書中獲得了巨大的滿足感,於這年5月又上了第三書。此時的康已經是進士了,沒人敢扣壓,上書最終到達了光緒手中。光緒看完之後,心中極為痛快,對康大加讚許。

1897年11月,德國強佔膠州灣,康有為深感“亡國無日”,又給光緒帝上書,同時上呈自己所著《日本變政考》、《俄羅斯彼得大帝變政記》等書,引起了光緒帝的重視。光緒帝這回也耐不住了,不甘心做一個亡國之君,甚至一度想請來華遊歷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指導改革,足見他的維新願望是如何的迫切。兩人一拍即合,光緒帝立刻在頤和園召見康有為。康有為終於見到了久已嚮往的天顏。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