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追憶大師,復興國學——《國學大師之死》
國學班開辦、國學大師開評、國學簡訊開通、國學部落格開放……“國學”成了眼下的熱門詞彙,從中我們看到了國學復興的曙光。同道新文推出了這本《國學不能大師之死》,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點燃千萬讀者文化火炬的一根火柴。
作者選擇了13位國學大師,再現了這些國學大師臨終時的場景:康有為中毒猝死青島,梁啟超被誤割左腎,病重而逝,胡適在中央研究院酒會上,手裡端著酒杯溘然長眠,書還分別記述了這些大師死後的不同遭遇:蔡元培得到國共兩黨的共同追悼,辜鴻銘死後兩女寂寂為尼,錢穆死後兒子卻不能奔喪。
透過對13位國學大師死亡情形及其死後哀榮的再現,作者還以通俗的語言勾勒了這些大師的國學成就,並將之與歷史、社會狀況相結合,展現他們在時代大變局中所作出的人生選擇,刻畫了十三個不一樣的人生歷程。
在每篇文章後,我們選擇了有代表性的逸聞趣事,繪製了每個人的“關係圖”和“人生軌跡圖”,以圖表的形式突出他們的社會交往和人生軌跡,展現其人生全貌。
對這些國學大師人生歷程的迴歸,並不是我們的唯一目的。現在重提這些國學大師更重要的在於,希望從這些國學大師的死,呼喚國學的復興。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編者前言
同道先生的這本書,首先引起人們注意的,是它的書名——《國學大師之死》。書中所寫的13位國學大師,中國的知識界並不陌生,但為什麼集中寫他們的死亡呢?
我們首先需要釐清一個概念,那就是“國學”究竟是什麼?
本書認為,“國學”是一種以文字學、經學、史學等學術知識為載體,以知識階層的思想觀念為代表的社會主流價值觀體系。因此,書名中的“死”,就具有了兩層含義:
一、透過對13位國學大師死亡情形的再現(死亡時間、死亡原因、時代背景、臨終遺願、死後哀榮),解讀其文化價值觀與現實社會的激烈衝突,展示其在時代變局中所作出的歷史抉擇,由此使大家看到13個不一樣的人生命運;
二、從文化價值觀傳承的角度講,“國學大師之死”,象徵著“國學”的衰亡,亦或說,在民國一代學人手中,“國學”的價值內涵發生了大斷裂。極端而言,已成為一門“絕學”,或曰“絕唱”。
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的廢止,是這次歷史性大斷裂的開端。
1906年9月2日,光緒帝頒佈上諭:自丙午科(1906年)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
1912年1月19日,民國第一任教育總長蔡元培下令:小學堂讀經科一律廢止。5月,第二道令:廢止師範、中、小學讀經科。7月,蔡氏又在全國第一屆教育會議上提出:各級學校不應祭孔。學校祭孔之風從此斷絕。
1919年,“全國教育聯合會”和“國語統一籌備會議”掀起了強大的語言文字改革運動,改文言文為白話文。
民國九年(1920年)###下令:小學一二年級國文課本改為語體文(即白話文——作者注。)。
民國十二年(1923年),###課程標準起草委員會再明令各省:中小學採用統一的語體文、注音符號和國音。從此,以《十三經》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學術經典,從中小學課堂上消失,而在高等學府的中國語言文學系,只有設立了古典文獻專業的,才有可能作為必修課程學習。從這個角度講,有人把本書中的13位學人稱作“最後的國學大師”,並非言過其辭。
究竟是什麼力量促使了這些政策的出臺?我們的研究結果是,時代的主題是壓倒一切的力量。
縱觀1840年至2006年間166年的歷史,我們能清晰地看出中華民族經歷了四個階段的時代主題:救亡——強國——富民——和平崛起。
1840年至1945年的主題是“救亡”,至於如何救亡,則經歷了軍事——法制——政體——教育——革命——文化這樣幾個階段。這多種救亡方法,呈遞進縱深的軌跡向前摸索。救亡的手段用到最後,就是“文化救亡”,所以我們不妨把新文化運動稱作“文化救亡”。
至此,國人靈魂中真正的衝突開始了。在這場改變中國歷史程序的運動中,中西方文化層面的正面衝突正式拉開序幕。激進派從西方、保守派從歷史分頭尋找民族精神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