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充滿同情的環境下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讓她們有機會重新評價自己。在小組採訪之後寫評語時,她們闡明瞭那種經歷如何導致個人變化。簡喜歡“有機會談論不經常探討的話題”,相反,沒有孩子、四十多歲的喬伊斯,曾害怕採訪會帶來一種意識不到的遺憾,但是後來她寫道:“我知道了沒有孩子也要舒適地生活。”31歲的琳達說:“採訪後我意識到在人生的這一階段,保持單身是多麼好的選擇。”八年後我發現她還是單身一人,想透過人工授精的方式懷孕,這一做法是受到了“選擇單身母親”國家組織承辦的電子郵件討論小組的啟發。
這樣,小組採訪以及接下來的個人採訪使得許多女性看到了她們生活中積極的一面,她們樂意和朋友們討論單身問題,也樂於接受新觀念。同樣我希望本書的讀者也勇於和別人討論單身問題,這樣做她們會看到不同的人生體驗,並且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要做的選擇。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新型單身女性(1)
()免費TXT小說下載
我和採訪物件的人生變化,使我清楚地看到新型單身女性的出現; 她們與傳統概念上的老Chu女以及二十多歲的單身女孩明顯不同。對於我們中的一些人來說; 成為新型的單身女性是一項長期而複雜的任務。但是,文化上的日益關注及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長期的單身生活可能會為未來的女性提供一條捷徑。
新單身女性很滿意自己的生活,對保持單身的前景比較樂觀,她對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人際關係以及身份都很滿意。她不再被看做特殊的人群,不再是一個孤獨者或是一個另類。她已經建造了六大支柱來保證自己過上令人滿意的生活:
1)新單身女性擁有自己的住所,不管她單獨居住還是和別人住在一起。
2)她有一份不錯的工作,能夠使她經濟獨立,提高了心理定位,但這不是她生活的全部。因為新單身女性的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緊緊相連;和已婚女性相比,當事業機會出現時,她可能不會三心二意。
3)單身女性對自己的性生活比較滿意,這種滿意程度明顯不同,我沒有發現更多的性受挫者。參與我研究的性生活活躍的單身女性認為,不一定是永久的伴侶才能滿足性需求,她們不把自己的性生活僅僅侷限在心靈伴侶上。與一貫的做法相反,一些女性滿足於自己的獨身生活,另一些人已經找到了性慾發洩的其他途徑。
4)新單身女性樂於同下一代進行各種形式的交流,包括與兒子、孫子、侄子、侄女、繼子女、年輕的女門徒,還願意和年輕人在一起做一些自願性的工作。
5)新單身女性在朋友圈,或者在家庭朋友中有親密的情感溝通,在遇到麻煩和困難時有可以依賴的同伴和朋友。因為友誼不是唯一的人際關係,還因為美國文化強調友誼中平等互助的重要性。比起大多數家庭成員和浪漫情人來說,朋友更有助於女性的自立,四十多歲的單身女性尤其擅長髮展和維持這種友誼,所以她們通常擁有較大的朋友圈。
6)新單身女性主要透過朋友圈來建立、維持這種社團,把不同社會背景(來自學校、教堂、政治組織及其他工作崗位)的朋友結合在一起形成當代社團的基礎,這樣,單身女性就不是獨自一人,也不是一切只靠自己了。
當為長期單身找到這些支援的依據時,我認為這隻適用於滿意的單身者。然而,當我在一個社群學院的一次談話中概括這些特徵時, 一位女士舉手發言:“可是所有人過好日子都需要這樣,不管單身還是已婚。”我馬上肯定她講的有道理,我自己還沒有從這種錯誤的觀念中解脫出來——總認為單身和已婚人過著不同的生活。這成了我醒悟的開始,也是本書的另外一個主題——單身和已婚女性的統一性,儘管文化上總是把兩者的身份區分開來。如今有很多女性不結婚,也沒有同居,但是她們也不完全單身。而且對於大多數女性而言,人生的某個階段處於結婚或者同居狀態,另一個階段則是單身狀態。這種閱歷的多樣性,對所謂的單身以及女性之間的關聯賦予了更為複雜的看法,不管她們目前的生活狀況如何,都能夠理解彼此的生活。我將證實朋友網路是怎樣將單身女性和已婚女性聯絡在一起——以及那些介於二者之間的身份——怎樣為所有人提供親密的情感交流與安全感。
我研究的另一個重要發現——也是我所不曾預料的——大約有一半我所採訪的長期單身的女性生長在穩定的、良好的家庭氣氛中,一些人還和大家庭生活在一起。可能我本不應該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