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多用私函發出,並由他親自簽署。他還提醒下屬凡用他的名字簽發的普通回信,不要用衙門氣十足的“胡院長”,而改稱“胡適之先生”。他這種不是黨辦院而是同仁辦院和自由主義思想辦院的作風,體現了一種在學術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有利於防止政治入侵學術和溝通上下級之間的關係,使學術研究不受任何外界干擾得到健康發展。。 最好的txt下載網
胡適(5)
作為一位自由主義者,胡適的用人標準不是政治第一,而是學問第一。研究院數學研究所有一位出類拔萃的研究人員劉登勝,1960年赴美深造時,因其父反對現政權而被國民黨*,“臺灣警備司令部”不許這位有問題的兒子出境。胡適得知這一訊息後,親自向陳誠寫信,要求實行“罪人不孥”的法意,“不可因為父親犯罪而剝奪他的兒子出國進修的難得機會”。另有一青年數學家項武忠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究所每年三百美元的獎學金,另有兩千四百美元的銀行存款作保證金,可美方認為此人財力不足,不能赴美。胡適聞此訊息後,親自為其作擔保,使項武忠順利實現赴美深造的美夢。胡適如此愛惜人才和提拔後進,不怕花自己的時間為他人作嫁衣,使臺灣學術界許多人都稱讚他辦事秉公和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作風。
曾想收李敖做徒弟
李敖是海內外最受爭議的人物。三十多年來,人們對他千夫所指,他對人們橫眉冷對,唯獨對胡適十分崇拜。上初中時,他從一位朋友那裡借到《胡適文存》,讀來如痴如醉,從此胡適成了他心中的偶像。1952年10月1日,十七歲的李敖在臺中給胡適發了一封長達兩千字的信。1954年,還在上高中的李敖寫了一篇論《胡適文存》的文章,遲至1957年3月1日才在《自由中國》刊出。從讀到李敖在中學時寫給他的信起,胡適就記住了這個年輕人的名字。這次讀了李敖的評文,胡適進一步加深了對他的印象。發表此文的雷震還專門寫信給胡適,要他特別注意李敖這位後起之秀。
1958年4月,從美國回來的胡適約李敖到錢思亮家,在談話中胡適十分讚賞李敖治學的勤奮,稱自己忘了的著作李敖居然能“找得到”,“你簡直比胡適之還了解胡適之”。除這次長談外,胡適還在臺大和“中央研究院”等處和李敖小談過三次,並寫過三封信給李敖。其中一封寫於1961年10月7日,給“三條褲子都進了當鋪”的李敖送上一千元支票。李敖收到後,深受感動。胡適原本是李敖父親的老師,雖然李父當時不是拔尖人才,胡適已記不起他的模樣。胡適對李敖的賞識,主要是看中李文不同凡響的才氣,憑他的眼力就可知道李敖是大有發展前途的臺大學生。李敖選擇在*那天給胡適回了一封長信,從自己的生平談起,一直談到自己在受胡適思想影響後,如何進入新的境界。
李、胡這時期打得火熱,與胡適有意收其做弟子有關。1990年11月24日,李敖在《胡適與我·自序》中,引胡適給趙元任信中的話:“‘交友以自大其身,求士以求此身之不朽’,這是李恕谷的名言,我曾讀了大感動。這是‘收徒弟’的哲學!”接著又說:“清朝學者李恕谷這段話,意思是說,交朋友的目的在造成自己生前的勢力;但是尋找知己與接班人的目的卻在造成自己身後的勢力。胡適引用這段話的心意,我想和他個人的遭遇不無關係。胡適名滿天下,又喜歡交朋友,所以一直活在熱鬧的氣氛裡,但是這種車水馬龍的熱鬧,是虛榮的、虛幻的,聰明如他,不會不知道。所以他在熱鬧之餘,未嘗不存‘求士’之心。”這裡講的“士”,即徒弟。顯然胡適求賢心切,十分看中李敖的才華。李敖也不辜負胡適的一片好意,花了許多精力和金錢去研究胡適。他當時發表的文章,清一色都是宣揚胡適。
胡適(6)
李敖並非想高攀胡適,這純粹是出自一位剛步入學界的青年對學術大師的尊敬和熱愛。在胡適“保守的自由主義”影響下,李敖憎恨“暴力”和“以暴易暴”,主張“淑世的改良主義”和“和平而漸進的轉移式改革”,並自稱“不見諒於急進者的勇邁”。李敖在中西文化大論戰中發表的《給談中西文化的人看病》,也在替胡適鳴不平,並對反胡言論一一加以批駁。這時期的李敖確像外界有人說的是“胡適迷”。李敖在給胡適的信中亦坦然承認,是胡適使他“在迷亂裡,放棄了舊有的道路”,再加上李敖的西化論從思想內容到文字運用與胡適均有相似之處,因此在開始論戰時便有人罵李敖在做“胡適的鸚鵡”,是專吃胡適飯的,只會寫胡適的文章,拍他的馬屁,另還有人認為李敖所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