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呢?”
“19世紀中期的一個社會改革家,他創立了兒童援助社團來幫助紐約那些無家可歸的街頭流浪兒。社團贊助‘孤兒專列’把250000個孤兒送往西部。”
“他認識達爾文嗎?”
“認識,達爾文很欣賞他的著作——《危險階層》。1872年夏天,他邀請布萊斯夫婦到農莊做客。從那時起,他們就成為朋友了。”
貝絲又遞過來3三份檔案,一份是舊的出生證明,上面寫著母親是伊麗莎白·達爾文,而父親那一欄是不詳。第二份是收養檔案,上面還有莉齊歪歪扭扭的簽名。最後一份是一個社團成員寫給布萊斯的信。這個成員於1872年9月跟隨“孤兒專列”把68個流浪兒從紐約護送到中西部。
“聽到這個訊息,您一定很高興。根據您安排的收養協定,我今天已經順利地在底特律把嬰兒艾瑪交給了來自明尼阿波利斯的一個家庭。她的新父母給她改名叫‘菲麗帕’。”信的作者繼續描述那份“看到這麼多孤兒已被安置於新家庭的關懷之中的喜悅之情”。她寫道:
儘管他們狀態不怎麼好,還是被收留了。在乘汽船從布法羅橫渡伊利湖時,他們都暈了船。甲板上還有許多動物糞便,接著又得忍受乘火車到底特律去的漫長旅程。“他們真是受了不少罪。每到一處,”,她接著說,“每個家庭都聚到教堂裡和會議廳裡,孩子們圍成一圈供他們挑選。一些未來的父母被孩子們的悽苦狀況感動得熱淚盈眶。而另一些則更為實際,麻木不仁,他們要麼捏捏孩子的肌肉,要麼就張開孩子的嘴巴檢查牙齒。到目前為止,只有12個像樣點的孩子被收留了。”
休把這些檔案遞還給貝絲。
“父親是誰,有什麼線索嗎?”
“沒有,我甚至不清楚莉齊的父母知不知道這件事。”
“哦,他們肯定知道,至少他母親知道——我從一封記錄她母親對莉齊毫無來由的責罵的信中找到些蛛絲馬跡。”
貝絲被吸引住了。“你從哪兒找到這些資料的?”
“主要是靠運氣,那封信在她的一本書裡。你看到的那本日記我是在達爾文的老出版室裡找到的。你注意到沒有,她把它藏起來了。”
“沒錯,並且我想她對她父親的事情是有所察覺的。當然我們不知道她具體在懷疑些什麼。”
休注意到她故意用了“我們”這個字眼。“那麼你在這裡做什麼?——在圖書館?”
“調查——像你一樣,盡我所能,找出關於莉齊的一切。”
“同時你也收到了存在律師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