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一個月時間,十二青年點的房子在這群知青的奮戰努力下總算蓋好了。
青年點總共有七個大屋,中間兩間打通的是灶房,東邊三間是給男知青準備的房間,西邊兩間是預備給女知青的,全部都是南北大炕,每間屋子都有專門的門,彼此都不通著。
等房子建好,水解廠準備好了大車,拉著知青往青年點去。王素芬咬緊牙愣是沒給明北帶一點吃的,只給他準備了一床厚實的被褥和水缸子、飯盒子、搪瓷臉盆等日用品。
明北他們蓋房子的時候拖了不少柴火,如今倒方便了知青了,趕緊劈了柴火把炕洞、爐子點上。這群孩子多數都是水解廠的子弟,又在一起上了三年高中,彼此都是十分熟悉。還沒等分配屋子,他們就按照平時的喜好自己搶好的鋪位,鋪上了被褥。一個大通炕睡十個人,一個屋南北大炕足足有二十個人住在一起,這些知青還沒睡過這麼大的通炕,一個個都興奮不已。
負責這個青年點的管理人員是水解廠辦公室的職工李孟偉,他挨個屋子檢查了一遍,見這些知青雖然是自己搶的位置,但是瞧著都挺樂呵的,也沒發現什麼矛盾糾紛之類的就隨他們去了。
到了女生這邊,李孟偉把四十個女生叫到了一起,問道:“你們誰比較會做飯。”這個年代的女生,除了上學以外平時不少幫著家裡做飯收拾屋子看弟弟妹妹之類的,因此一大半舉起了手,只有七八個看著有些嬌氣地低頭沒吭聲。
李孟偉挑出來八個看起來乾淨利索的女生,一邊問了名字,一邊在自己帶的名冊上打上勾:“以後你們幾個就負責這個青年點的伙食,這個星期的糧食、菜都擱廚房裡了,你們現在去做飯去,等吃了飯,咱還得一起開個會。”
幾個女知青聞言心裡不住地暗喜,這北風呼嘯的天,走路都費勁,更別提在外面幹活了,如果以後都能在這裡不出門就好了。雖然在廚房做飯雖然得碰涼水啥的,但起碼風吹不著雪壓不著的,相比之下這活可舒服多了。
廚房裡堆幾十麻袋的土豆、白菜、蘿蔔、海帶和十幾袋子粗苞米麵,沒有油更沒有蔥薑蒜,一個女知青拎了一袋子土豆過來,說了句:“今天中午海帶燉土豆得了,這個快還好吃些”。反正就這幾樣東西,其他人也沒啥意見,她們立馬分了工,有的開始和麵貼餅子,有的蹲在地上削土豆皮。
一百來個人的午飯,這八個姑娘足足忙了一個多少小時才做飯,雖然只有一個菜,但光土豆就削了大半個麻袋,累的手指頭都疼。
明北分到了一缸子菜和四個大餅子,他端回屋裡,坐在炕沿上先吃了一口菜,沒有一點油花不說,連鹽也放的少,海帶也不知是沒洗乾淨還是怎麼回事,散發著一股濃重的土腥味,燻得明北好懸沒一口吐出來。
嘴裡含著一塊海帶,明北苦著臉往四周看,卻發現其他的知青基本上都呼嚕呼嚕吃著菜,似乎像是沒發現難吃一樣。明北把嘴裡的海帶嚥了下去,拿胳膊肘撞了撞旁邊的同學,壓低聲音問道:“周強,你不覺得菜難吃嗎?你瞅瞅,一點油水都沒有。”
周強一臉茫然地看了看他:“可是在家也不是所有的菜都放油啊。”
明北愣了下,想起自家無論炒菜還是包餃子都不少往裡放油,更別提蓁蓁有時還要吃啥麻辣蝦水煮魚啥的,基本上都得用半盆的油,難打這玩意也很短缺嗎?
明北夾了塊土豆塞嘴裡,有些不太理解地問周強:“你家供應油不夠吃咋地?難道不自己種黃豆榨油嗎?”
周強咬了口大餅子,含糊不清地說:“總共開了那麼點地,種出的黃豆也不夠幹啥的,我媽做菜頂多就倒個黃豆粒大小的油滴子。”他又往嘴裡劃拉了一口菜,扭頭問明北:“咋,你家油夠吃啊?”
明北雖然傻乎乎的,但是從小被李老太教育的就是家裡的事不許往外說,家底更不能往外露,因此他立馬搖了搖頭:“也不夠吃,我還以為咱來這能吃的比家好呢。”
周強嗤笑地看了他一眼:“做夢呢你。”他看了看四周壓低聲音說道:“咱來這是幹活的,又不是享福的。”
明北沒有在吭聲,看著有吃得快的人已經快吃完飯了,便也不再多話,閉著眼睛就著大餅子把菜都吃光了,端著缸子出去洗乾淨,回來坐在炕上發呆。
李孟偉並沒有讓這些知青多休息,他見大家都吃完飯了,便把所有知青集中起來。因為人太多,哪間屋子都裝不下,男知青們只得都脫了鞋盤腿坐在炕上,女知青們一個挨著一個,李孟偉差不多退到了門口才站穩了腳跟。
“我來說說咱們青年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