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解決問題和開拓問題的方法。如果有個學生的試卷對試題分析仔細,重點突出,方法對頭,且有自己的創新,但卻因個別運算疏忽最後答數錯了;而另一個學生的試卷答數正確,但解題方法毫無創造性。那麼,我給前者打的分數要比後者高得多。”
錢學森記得,在一次學術討論會上,馮·卡門講了一個非常好的學術思想,美國人叫“good idea”(好點子)。有人問:“馮·卡門教授,你把這麼好的思想都講出來了,就不怕別人超過你?”馮·卡門說:“我不怕,等他趕上來,我又跑到前面很遠去了。”
所謂“good idea”,其實就是科學上創新的想法。錢學森後來說,來到加州理工學院,來到馮·卡門身邊,使他“一下子腦子就開了竅”。在這裡,錢學森的思想變得非常活躍。
加州理工學院的學術*氛圍,推動著科學討論,推動著科學創新。
錢學森有一次在發表自己的學術見解時,一個老頭提了些意見,被錢學森不客氣地用一句話頂了回去。會後,馮·卡門對錢學森笑道:“你知道那老頭是誰嗎?”錢學森說不知道。馮·卡門說,那位是航空界鼎鼎有名的大教授馮·米賽斯。接著,馮·卡門又說,你那句話回答得好極了。
就連錢學森跟馮·卡門之間,也曾因為對一個科學問題的見解不同而引起爭論。當時,馮·卡門發脾氣了,甚至把東西摔到地上。錢學森不聲不響地離開了。第二天下午,馮·卡門忽然來到錢學森的工作間,臉上露出歉意,說道:“昨天下午,你是正確的,我是錯誤的。”馮·卡門虛懷若谷的作風,使錢學森感動不已。
。 想看書來
馮·卡門訪華受到高規格接待
馮·卡門在結識錢學森之後的翌年,第二次訪問了中國,受到很高的禮遇。
那是1937年6月下旬,馮·卡門在結束了對蘇聯的訪問之後,從莫斯科乘坐火車,沿著漫長的西伯利亞大鐵道前往中國。他乘坐了十天十夜,終於到達山海關。那時候,東北三省處於日本殖民統治之下,他目擊了中國人受日軍蹂躪的慘狀。
當時,馮·卡門應邀到清華大學講學。蔣介石政府得知之後,邀請他從北平前往南京,因為中國面對著日本軍國主義的威脅,正準備自己製造軍用飛機,知道這麼一位美國的航空大師到來,連忙“有請”。
7月7日下午六時,在清華大學工學院院長兼航空研究所所長顧毓秀教授陪同下,馮·卡門乘火車剛離開北平,盧溝橋就爆發了“七七事變”。從此北平與南京之間的火車中斷了12年,馮·卡門慶幸自己在無意之中趕上了最後一班列車。
馮·卡門在南京會晤了國民黨政府的空軍司令周至柔將軍。正值夏日,在“夏宮”廬山避暑的蔣介石夫婦決定接見馮·卡門。當馮·卡門從南京乘專機到達九江機場時,錢學森的老師、清華大學王士倬教授也乘另一架專機到達那裡迎接馮·卡門。
蔣介石向馮·卡門詢問中國發展航空工業之策。然而,當時的中國工業技術是那麼的落後,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製造飛機談何容易。不過,當時也在座的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從馮·卡門那裡得知,清華大學派出的公費生錢學森正在馮·卡門手下學習。
馮·卡門離開中國之後,到日本講學,那裡洋溢著窮兵黷武的軍國主義氣氛。馮·卡門不願在日本久留,不久便從那裡返回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馮·卡門的中國之行,使他對於錢學森的祖國——中國有了深入的瞭解,他明白為什麼中國人對發展自己的航空事業有著那麼強烈的願望。作為匈牙利人,作為深受德國納粹欺凌的猶太人,馮·卡門對於中國受到日本軍國主義的欺凌,感同身受。正因為這樣,馮·卡門曾說:“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有兩個,一個是猶太人,另一個就是中國人。”這句話是在他結識錢學森之後發出的感嘆語,也是他1937年中國之行的感悟。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卡門…錢近似公式”
馮·卡門整整年長錢學森30歲,是兩代人。在馮·卡門身邊,錢學森經歷了“三部曲”:
最初是學生,逐漸成為得意門生;
接著,錢學森成了馮·卡門的助手;
最後,錢學森成了馮·卡門在科學研究中的最密切的合作者,甚至創立了用兩人的姓氏命名的“卡門…錢近似”公式。
馮·卡門當時是世界空氣動力學的權威。錢學森在馮·卡門的指引下,闖進空氣動力學這片正待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