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8部分

說鄭人缺糧,就想倒騰一批糧食賣到鄭國去。

姜姬很快聽說國中的黃豆被人倒騰到鄭國去了,黃豆賣出了鄭國米的價格。

魯國的黃豆確實連年豐收,因為百姓們比她聰明,在她沒有想到的時候,百姓們已經自動自發的學會了一年多次播種的技巧。

這不是什麼人教的,更不是從書上學的,而是……好像百姓們天生就會。

她之前猜測,百姓們可能是沒什麼可種的,所以就只種黃豆,所以可能每個月都會下一次種子?或者看到快要收了就估著時間再下一次種子?

經過實踐後,吸取失敗的經驗,各地百姓種起黃豆來,都是一年兩次或三次的種法,一輪還沒收,另一輪已經又播下去了。

姜姬一直在託著黃豆的價格,可以說市面上出現多少,她就收多少,不許黃豆的價格掉得太低讓百姓失去信心,因為黃豆不止是糧食,它現在還擔負起為百姓們換來鹽、布、柴、藥等各種生活所需的職責。

但黃豆一旦開始外銷,這個價格就不能由她一個人做主了。

所以她一聽說有商人在外銷黃豆,就讓龔香抓,抓了就殺。

由於應對得夠快,畢竟商人想去鄭國只能透過晉江,而晉江就在姜武的手中,所以最後並沒有一船黃豆跑到鄭國去。

被殺的商人都是以判國罪論,在各城公佈姓名籍貫,追究鄉里,窮其五族,本人受死,三代以內為奴,面上刺字,五族之外許以錢贖罪。

魯國商人大驚失色。姜姬的摘星樓和摘星宮頓時擠滿了來求情告饒的商人,禮物堆成了山,他們都希望能救下被抓的人,或者饒了他們的親人。但往日有用的招數這次全都沒用了,摘星樓和摘星宮都傳出公主的話:“連王令也不放在心上的人,不配為魯人!”

商人們本以為在公主這裡,以錢開道則無往不利,想想看,以錢贖罪,這是以前只有士人才能享受到的權力啊,他們這些商人竟然也能得到這個的恩惠,這都是託了公主的福。

但今日他們才發現原來公主也不是無止境的縱容他們的。

王令是一道不能踩的線。

商人們發現走不通公主的路之後,就去求別人。錢可通神,他們習慣了用錢去做事,就希望錢能永遠替他們留一條路可走。

以往在魏國用過的招數又使出來了。

被捉拿的商人全都關在軍營中,之後又送到漣水大關,再然後經鳳城,入樂城。

商人們無所不用其極,用錢去砸這些關卡的官員,守將,哪怕是看牢房的小兵都被打點了。

商人們都知道這關係著他們這整個群體,他們順利得太久了,久到不想遭受挫折。

只要能打通這條路,他們照樣還是可以販黃豆去鄭國,甚至日後想做別的,魯王王令也不會再是他們的阻礙。

姜姬得知商人們在做什麼後,就讓姜武把抓到的商人從漣水大關送到樂城來,特意多經過幾個城。

姜武不解:“為什麼這麼麻煩?”他們原本是打算抓到後就地革殺,這樣也好讓其他商人曉得厲害。

姜姬:“商人該管了。而且在開戰前,我們需要把周圍清理一番,如果在這幾個關卡中有不能信任的人,他們越早跳出來越好。”

今天可以被商人的金錢打動,異日就可能成為叛徒。

“你的軍中,這幾座城中,關卡中,都會有這樣的人。”她說,“但沒有出事,我們就發現不了。現在有個現成的坑擺在這裡,就看誰跳進去。”

商人們一路買通,有收錢不辦事的,就有收錢辦事的。

等到被抓的人都送到樂城之中時,其中的犯人已經全都被換走了。

年節未過,冰雪未化,樂城二環處的市場外已經有了攤販,越是不好出門的日子,東西越是賣得貴。一些人家或是沒有屯夠煤,或是急需米麵糧油,針頭線腦等物,不得不出來碰碰運氣,結果在市場裡真的找到了!這時不管開什麼價都有人願意掏的。

零星的幾十個商人散落在市場的各個角落裡,到了中午時分,都到其中一家賣鼎食的店裡去買午飯,都笑他才是這幾天賺錢賺得最多的人。這時突然遠處有一隊人往這裡開來,行路雖緩,看著人卻著實不少。

正吃飯的人立刻就高興起來了,奔走相告,有人特意跑到市場東邊的鼓亭裡敲起了市場裡的大鑼。

市場兩側都有鑼,這鑼是有警時、警事的作用,此時一陣急響,很快就把附近住的商人給叫過來了,一傳十,十傳百,商人們雲集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