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殿的人都點頭。
姜旦話鋒一轉,眉頭一皺:“可是,有人卻不珍惜這天賜之物!就比如那鄭王!乃是天下第一等的小人!”
鄭王近半年來寫過不少信來罵姜旦,姜旦看了信都很生氣,聽說鄭王是想娶姐姐後就更生氣了。他當然不會把姐姐嫁出去!
姜旦身邊圍繞計程車子們更是把鄭王恨到咬牙切齒——既然大王都生氣了,他們不比大王更生氣還行?不管有沒有看過鄭王送來的信,都把鄭王當成了十世仇人去記恨,在外面一天八百遍的罵鄭王,基本罵到了整個樂城無人不知的地步。
所以對於姜旦在新年大宴上罵鄭王,沒人覺得他做得不對,底下倒是立刻響起一片應和之聲,大家一起罵鄭王。
姜旦說:“上天賜給鄭王勤勞的百姓,博學的人們,肥沃的土地,秀美的河川,但鄭王卻統統辜負了他們。”
段青絲在此時接棒,把鄭王逼死刑家的事說得聞者心驚,聽者落淚。
特別是在座的,都覺得感同身受。他們中大多數都不如刑家在鄭國的地位,結果刑家說倒就倒,這是何等的可怕?
姜旦在段青絲說過後,感嘆道:“孤憐惜鄭人啊……”
“大王慈愛萬民,乃我魯人之福。”
“唉,大王實在是心善。”
“鄭王實在可惡!”
姜旦就笑著把廖俊給推出來了,說廖俊會種鄭國米,現在鄭人沒吃的了,刑家被毀了,鄭國米現在也沒人會種了,等他們魯人種出來後,魯人就可以吃到了。
殿中立刻響起無盡的讚揚之聲。
廖俊稀裡糊塗的就被人誇獎、讚美,然後委以重任。
來勉勵他的不少都是他爹、他爺爺那一輩的長輩,他在這一重重的期待之中發現自己未來的人生目標就是把鄭國米在魯國發揚光大,連娶妻生子這種小事都不能阻攔他分毫。
雖然他還不想娶妻生子——因為怕麻煩,因為一旦娶妻生子,他就必須要做一個大人了,不能再像現在這樣自在瀟灑——但能做不想做,和被人要求說不能浪費時間沉迷兒女情長,這就是兩回事了。
廖俊在這一夜受封博士,被大王賜雙駕、乘宮車,風風光光的回了家,又在酒後對爹孃說他要儘快娶妻,生上十個八個孩子。
等第二天天亮酒醒後,婚事已經決定了,新娘人選有了,因為他是新出爐的博士,新娘的姐妹也愛慕他,他未來的妻子會帶上她所有的姐妹一起嫁過來,足有二十四個!
他娘發愁道:“要給你再蓋個大院子,不然住不下啊。”
他爹:“聽說當博士都可以當官的,你怎麼沒官衙啊?我還想到你的官衙去當個官威風威風呢。”
廖俊:“……”
他的親朋好友,遠親近鄰,認識的不認識的,都蜂擁而至,要找他拜師。
廖俊被人堵在家裡,堵到妻子娶了,妻子和妻子的姐妹有幾個都懷上了以後,趁夜悄悄溜走了,臨行前留下話:他去種鄭國米了,明年再回來。
第448章 令行禁止
龔香走馬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樂城造勢; 引導潮流,大家一起來唾棄鄭王,同情鄭人。
鄭人過得這麼苦,太可憐了。
所以大王才允許鄭人逃到魯國來啊,讓他們能在魯國的土地上耕種; 做生意。
樂城現在是整個魯國的風向標; 這裡有商人,有各地的讀書人,有鄉間野地裡來賣力氣找活幹找口飯吃的普通百姓。
所以樂城有點什麼風聲; 會很快的傳遍魯國。
沿漣水而下,往南十四城; 往北十七城,都會聽到大王的聲音。
大王說; 鄭王可惡;
大王說,鄭人可憐;
大王說……
於是人人都知道鄭王逼死刑家,因為刑家不肯把糧食交給他;人人都知道在刑家死後; 鄭人沒了吃的,強盜四起,百姓困苦; 鄭人開始逃向魯國; 鄭國世家開始向魯買糧。
但大王不喜鄭王; 所以不願賣糧,但大王又憐惜鄭人,所以願意接納他們到魯地來謀生。
不賣糧; 這個魯人都覺得對,魯國從來不是一個產糧大國,逢春過冬,一年兩季都要餓肚子的。但鄭人願到魯地來,這個大家倒是都歡迎,無他,這類流民一到,服役的就不是魯人了!
各地商人聞風早動,開始出發前往鄭地收買鄭人為奴,逢到這種時候,都是他們賺錢的時候了。
也有另一部分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