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主要之點,形式的知性自己沒辦到,只得留待別人來補充了。——形式的知性並不深入於事物的內在內容,而永遠站立在它所談論的個別實際存在之上綜觀全體,這就是說,它根本看不見個別的實際存在。但科學的認識所要求的,毋寧是把自己完全交付給認識物件的生命,或者換句話說,毋寧是去觀察和陳述物件的內在必然性。科學的認識既然這樣深入於它的物件,就忘記了對全體的綜觀,而對全體的綜觀只是知識脫離了內容而退回到自己的一種反思而已。但是,科學的認識則是深入於物質內容,隨著物質的運動而前進,從而返回於其自身的;不過它的這種返回於自身,不是發生於內容被納入於自身中之前,相反,內容先把自己簡單化為規定性,把自己降低為它自己的實際存在的一個方面,轉化為它自己的更高的真理,然後科學認識才返回於其自身。透過了這個過程,單純的、綜觀自身的全體本身,才從本來好象已把這個全體的反思淹沒了的財富中浮現出來。

一般說來,由於象上面說過的那樣,實體本身就是主體,所以一切內容都是它自己對自己的反思。一個實際存在物的持續存在或者說,實際存在物的實體,乃是一種自身同一性;因為如果它與自身不同一,它就會陷於瓦解。不過自身同一就是純粹的抽象,而純粹的抽象就是思維。當我說質的時候,我是在說單純的規定性;一個實際存在所以與另一個不同,或它所以成為一個實際存在,就在於有質。實際存在為它自己而存在著,換句話說,它存在著乃是由於它跟它自身有這種單純性。但是,這樣一來,實際存在從本質上說就是思想了。——在這裡人們已經理解到存在即是思維了;在這裡也已透露出一種總與通常關於思維與存在的同一的那種無概念的說法互相分歧的洞見。——可是,這樣一來,即是說,實際存在物的持續存在,既然就是自身同一性或純粹的抽象,那麼,它的持續存在就是它對其自身的抽象,或者說,它的持續存在而不瓦解,就是它與它自身的不同一,就是它的瓦解,——就是它固有的內向和返於自身,——就是它的形成。——由於存在的東西具有這樣的性質,而且存在的東西的這種性質又是對認識而言的,所以認識不是把內容當作一種外來物對待的活動,不是從內容那裡走出來而返回於自身的反思;科學不是那樣的一種唯心主義,這種唯心主義以一種提供保證的或確信其自身的獨斷主義來代替那作出斷言的獨斷主義,而勿寧是,由於認識眼看著或任其內容返回於它固有的內在本性,所以認識的活動就同時既是深入於內容又是返回於自身,說深入於內容,是因為認識活動是內容的內在的自己,說返回於自身,是因為認識活動是在他物裡面的純粹的自身同一性。因此,認識的活動是這樣的一種詭計:它自己好象並不活動,卻眼看著規定及規定的具體生命恰恰在其自以為是在進行自我保持和追求特殊興趣的時候,適得其反,成了一種瓦解或消溶其自身的行動,成了一種把自己變為全體的環節的行動。

如果說以前所講的是從實體的自我意識這一方面論述了知性的意義,那麼剛才所說的,則從存在著的實體的規定這一方面闡明瞭知性的意義。——實際存在是質,是自身同一的規定性或規定了的單一性、規定了的思想;這就是實際存在的知性。因為這樣,實際存在就是,阿那克薩哥拉當年作為第一個認識到本質的人所說的那種心靈(Nus)。

在阿那克薩哥拉以後,實際存在的性質就更加確切地被理解為Eidos或Idea,即規定了的普遍性或類。表面看起來,類這個名詞對於表達現時流行的美、神聖、永恆等觀念似乎有點太通俗太不夠味。但事實上觀念所表示的不多不少恰恰就是類。可是我們現在時常看到,一個名詞,確切地標示著一個概念,反為人所捨棄,而另外一個名詞,即使僅僅由於它是從一個外國語裡借用來的,因而把概念弄得含含糊糊,聽起來好象意味更為深遠,就為人所喜愛。——正是因為實際存在被規定為類,實際存在就是一種單一的思維;而心靈,或單一性,就是實體。至於實體,由於它具有單純性或自身同一性,就表現為固定的和持續存在的。但是,這種自身同一性同樣又是否定性;由於這樣,那種固定的實際存在就過渡到它的瓦解或消溶。規定性之所以初看起來是這個樣子,只因為規定性總是與他物聯絡著的,而且規定性之所以運動,似乎是它受了一種外來勢力的結果。

但是,它的他物就在它自身之內以及它的運動是自身運動,這一點恰恰在那個思維的單一性裡就已經包含著了。因為單一性就是使其自己運動並將其自己加以區別的那個思想,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