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事家人生產的‘老二’,他們怎能相信他後來竟佩‘六國相印’呢?一不做、二不休,中山乃於一九○四年初加入‘洪幫’(致公堂)當了‘洪棍’。洪們的義氣居然幫助他穿過美國移民局的拘留所,而二次進入美國。
中山於一九○四年三月抵美,在美一直住到是年冬季才應中國旅歐學生之約去歐洲。他在美國由西岸到東岸,跑了大半年。其目的無非是組織‘興中會’,並籌募革命經費。顯然的他是一文未籌到。正式加盟願意和他一道革命的,據最可靠的第一手史料馮自由著「革命逸史’所載,也只找到鄺華泰一人。兩個人,革什麼命呢?真是可嘆。因此在一九○四年風雪交加的嚴冬,中山形單影隻地駐在紐約市貧民窟中的一間單人房(rooming house),真是四壁蕭然。雖然他個性倔強,永遠不認輸!
可是就在中山命運的最低潮,‘山重水複疑無路’之時,真的‘柳暗花明又一村’!他忽然收到中國旅歐學生匯來一筆鉅款,據說有八千佛郎(亦譯‘法郎’)之多,並約他即時赴歐,共商救國大計。這一下峰迴路轉,中山至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又進入一個新紀元。
‘同盟會’這個革命大拼盤
‘同盟會’是怎麼回事呢?它的名字本身就說明得很清楚。他是許多小革命團體(加上許多革命單幹戶)所聯合組織的一個革命大同盟或革命大拼盤。其性質就頗像抗戰末期就開始組織,今日在大陸上仍變相繼續存在的‘民主同盟’。
‘同盟會’最早的團體盟員計有‘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軍國民教育會’、‘科學補習所’等等。按道理,這些小團體一經入盟,小團體本身就不應該繼續存在了。但這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幹法。咱中國知識份子是喜歡搞小圈圈的,所謂‘黨外有黨,黨內有派’也。原是無黨派之人,一經卷入‘黨派’,還要再製造小派系,何況原先已有黨派了呢?‘國共合作’期間,有所謂‘跨黨份子’(毛澤東、周恩來當時都是‘跨黨’的);‘民主同盟’初期老盟員也大多有雙重黨籍的例如某人是‘民主同盟’成員,他同時也是‘青年黨’或‘民社黨’的黨員。這樣一來許多盟員就要發生‘雙重忠誠’(double allegiance)的問題。一旦這雙重忠誠發生牴觸,盟內黨內就要鬧分裂了。
事實上,同盟會成立之初,就發生了這樣的問題。當時當選‘總理’(也就是黨魁)的孫中山先生本人就是個‘跨會份子’。他原是‘興中會’的黨魁。但此時興中會已不再復存在。原興中會員加入‘同盟會’者,也只有中山本人及梁慕光、馮自由三人而已,而中山卻念念不忘他的興中會。所以等到‘同盟會’需要有個‘會旗’時,中山就堅持非用興中會的‘青天白日’會旗不可。黨魁示人不廣,這一下子就和他的副黨魁幾乎鬧翻了。這點小芥蒂,在這兩位可敬的民族領袖心中,是死掉也要帶進棺材裡去的。
華興會當時是‘同盟會’團體盟員中,最具實力的一個。華興會員再第一次入盟時即有九人之多,再加上‘二十世紀之支那’這個雜誌和社址。這刊物旋即易名為‘民報’,作為同盟會的機關報。黃興既坐了同盟會的第二把交椅,他倒能捨棄‘第二種忠誠’而和孫中山合作無間,但是華興會在精神上卻並未消失。那些後來不願或無意與同盟會發生直接關係的小團體,像共進會、日知會、和文學社等等,實際上都與華興會有最密切的關係。
至於光復會。它在一開頭便是‘同盟會’中,意興不大的盟員。會員中最初加盟的,也只有一個人。同盟會早期的重要位置,他們也未分到一席。一直到章太炎因‘蘇報案’在上海坐牢期滿,於一九○六年夏季,東渡日本,接編‘民報’之後,光復會的會員在同盟會內才稍形活躍。‘民報’以太炎接編而聲價十倍,暢銷一時。與保皇派的‘新民叢報’之筆戰,尤其膾炙人口,譽滿神州。
孰知好景不常,民報發刊未及兩年,日政府在清廷壓力之下,贈中山鉅款一萬五千元,禮逐中山出境。孫公未與眾議,乃收下鉅款(留兩千給民報)便於一九○七年三月四日率爾離去。這一下子不得了了,幾乎觸怒了留在東京的全部盟員。他們在章太炎、張繼等的帶頭之下,發動了一次聲勢浩大的驅孫怒潮同盟會分裂了。光復會也恢復了它自己的組織,和同盟會分頭革命了。是年夏季,徐錫麟、秋瑾等起義失敗就義,後來國民黨黨史上都認他們是同盟會的死難先烈,其實他二人都不是同盟會會員。後來那位被蔣志清(介石原名)親手刺殺的光復會領袖陶成章,原來倒是同盟會原,並做過民報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