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論如何美國的情報證明聯合國需要進行更嚴格的核查,而不是打仗。9天以後,德維爾潘對聯合國安理會大廳裡熱情洋溢的聽眾的一番情緒激動的講話中,誇口說法國“在歷史和人類面前從不屈服”。法國並不是單槍匹馬反對美國軍事幹涉伊拉克;法國一邊牽頭,一邊與德國和俄羅斯密切配合。

美國的外交被國防部長搞得更加複雜。在這個時期,拉姆斯菲爾德展示了他畢生好與對手針鋒相對、挑戰對方的核心價值觀和假設的傾向。他似乎不會彬彬有禮地裝糊塗、繞圈子、說車軲轆話這些常作為外交基礎的本領。

在華盛頓一次外國記者招待會上,拉姆斯菲爾德貶低法、德及其領導統一歐洲的願望。拉姆斯菲爾德說,儘管法國和德國反對美國的伊拉克政策,但它們並不代表歐洲,而僅僅代表“舊歐洲”。他指出,隨著原屬蘇聯陣營的新成員的加入,歐洲的重心已經東移。“(如果)你們看看,歐洲數量眾多的其他國家在這個問題上不是跟法國、德國站在一起,而是和美國在一起,”他總結道。這番話只有些許真實(有幾個歐洲國家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支援美國)和大量誇張(“數量眾多”)。更重要的是,拉姆斯菲爾德的講話代表了從美國支援歐洲統一這一長期立場的重大偏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對歐洲的新政策——企圖鼓勵內部分裂——不是由總統或國務卿提出,而是出自國防部長之口。

幾周後在一次記者吹風會上,拉姆斯菲爾德暗示,如果必要的話,美國可以獨自攻打伊拉克,用不著英國部隊。“只要他們(英軍)願意參加……顯然是歡迎的,”國防部長說,“要是參加不了,可以做一些別的工作,他們用不著參與,至少在那個階段用不著。”這些話對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來說是毀滅性的,他當時正極力以美國迫切需要老盟友的幫助為由,說服國會英國應該加入這次軍事行動。那個月一直跟隨英國首相的一位英國記者這樣寫下拉姆斯菲爾德的話對布萊爾的打擊:“被英國傳統的對手法國背後捅一刀是一碼事。被大西洋彼岸的盟友踢一腳,被告知他在國內爭取國會多數議員的支援的所有努力都是浪費時間,那可是另一碼事。”在布萊爾半夜給布什打了兩次電話以後,拉姆斯菲爾德發表了一份書面澄清,說他的本意不是他的話明確包含的那個意思。

走向伊拉克戰爭(11)

布什和“火神派”在他競選總統時曾保證要恢復美國的聯盟的力量。隨著伊拉克辯論在聯合國達到高峰,美國與其歐洲一些主要盟國的關係降到了最低點。2月17日是華盛頓的一個假日,切尼副總統在官邸會見法國大使讓—達維德·萊維特並與其爭論起來。“法國是盟友還是敵人?”他問道。萊維特堅持說法國仍然是盟友。切尼不同意。副總統說:“我們有許多理由得出結論,你們其實不是朋友,也不是盟國。”

在聯合國最後幾周的斡旋是自相矛盾、詭計和做戲的大雜燴。整個秋天,布什政府都堅持沒必要再搞第二個安理會決議來授權動武。美國的立場一直是現有的聯合國決議已經給予所有必要的授權。但美國在2月份決定改變立場,尋求批准專門授權動武的第二個聯合國決議。布什政府這樣做主要是應英國首相布萊爾的要求。為消除國內的反對,布萊爾承諾在開戰前,再到聯合國去尋求新的批准。

同時,一直堅持對伊拉克動武前必須透過聯合國第二個決議的法國也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法國大使按希拉剋的指示秘密去了白宮。他堅持美國應當放棄爭取贏得第二個聯合國決議,而且,如果美國決心要打仗,打就是了,用不著這個決議。法國官員解釋,他們希望避免在聯合國裡打一場激烈的、傷害巨大的爭鬥。法國人沒說出口的是,透過秘密說服美國不經聯合國第二個決議就打仗,他們就挖了需要返回聯合國討論的布萊爾的牆角。實際上,伊拉克戰前最後幾周的外交,是華盛頓與巴黎之間一場新的外交上的“不列顛之戰”。美國要保住英國的支援,而法國則試圖加強布萊爾國內的反對力量,從而離間英國和美國。

2003年3月6日夜裡,鮑威爾和德維爾潘在紐約的華爾道夫—阿斯托利亞飯店裡秘密會見時,美法之間在戰前攤牌了。德維爾潘表示,他是出於外交禮貌才要說下面說的話的。法國外交部長對美國國務卿說,我不希望有任何事出人意料。法國決定否決聯合國關於伊拉克的第二個決議。他告誡鮑威爾不要以為這是談判的策略。法國不是在訛詐;它決心要使用否決權。

“謝謝你,多米尼克,”鮑威爾回答說,“你要明白,即使你們否決這第二個決議,我們也會援引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