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王把眼淚收住,長嘆一聲,便想去見天王和東王,商量一下如何安排南王的後事。剛來到院內,忽然聽見在不遠的地方,炮聲隆隆,偶爾還能聽到喊殺聲。石達開這才想起戰鬥還在進行,看樣子打得還相當激烈。他的心壓縮得更緊了。
這時,從山路上奔來幾匹快馬。為首的是石達開的族弟石祥禎。他滿臉硝煙,渾身塵土,衣服破碎,血跡斑斑,一把鬼頭刀斜背在身後,眨眼問來到院外,飛身下馬,大口喘著氣走進院內。還沒容他施禮,石達開就緊走幾步,拉住他的手問道:“戰事如何,天王現在何處?”石祥禎抹了一把汗,喘著氣道:“稟翼王,仗打得很激烈,我軍正在搶佔風門坳。天王、東王都在那裡督戰呢!”石達開又問道:“清兵的頭兒是誰,因何如此頑固?”“我們已經查明,埋伏在這兒的妖兵,都是從湖南道州來的。妖頭叫江忠源,還有兩個小妖頭,一個叫汪興鐵,一個叫喬巴眼兒。他們帶來八千多人,除少數官兵外,大部分都是當地的土匪和練勇。這些傢伙頑固得很。特別是那個叫江忠源的妖頭,又兇、又狠、又狡猾,很難對付。”
提到江忠源這個名字,石達開早有耳聞。他是湖南新寧人,字常孺,號岷樵,舉人出身。由於他當官兒心切,一心想穿上朝服,戴上花翎,所以,死心塌地投靠滿清朝廷。出於他這種本性,對農民造反恨之入骨。在他二十三歲那年,曾率練勇(地主武裝)鎮壓當地雷在浩起義,受到滿清主子的青睞,賞給他個知縣之職。從此,江忠源對清廷主子更是忠心耿耿,畢恭畢從。可惜他的官星不旺,始終也沒高升。為此,他很失望,曾一度卸職歸田,做漁樵之事。不過,這只是他一時感情用事罷了。像他這種人,哪能閒得住呢,自從太平軍金田起義,永安建國,聲震全國,江忠源再也沉不住氣了,從家裡跳出來,奔走呼號,到處遊說,鼓吹財主、士紳出錢出物,組織練勇,對付太平軍,好以此討好滿清朝廷。
由於目標相同,利害一致,地主劣紳都支援他。不到幾個月,江忠源就蒐羅練勇七千多人。他自任督辦,掌握大權。從各地購置大批洋槍、火炮,裝備起來。不可否認,江忠源確有一定軍事才能。他把練勇分成十隊,每隊派精明強幹的人帶領,日夜操練。
在道州管轄的山區中,有個獅子嶺,嶺上有土匪五六百人。為首的就是汪興鐵和喬巴眼兒,對財主威脅很大。江忠源為討好土豪、士紳,顯示一下他的才能和膽略,曾三打獅子嶺,隻身入虎穴,最後終於把汪興鐵和喬巴眼兒降服了。江忠源很讚賞這兩個土匪的能為,為了攏絡人心,為他所用,便和這兩個大王結成把兄弟,授予隊官要職。二匪感激涕零,死心塌地為他賣命。
練勇畢竟是民辦的地方軍隊,不如正式官軍牌子亮。所以,江忠源絞盡腦汁,想把牌子換換。為此,曾寫信給欽差大臣賽尚阿,請求改編成官軍,領受任務。賽尚阿官高位高,根本沒拿他當一回事兒。只在覆信中寫了“原地待命,相機剿賊”八個字。江忠源知道,這是小瞧自己,暗道:走著瞧吧!我非叫你看看我江忠源是何許人也!此後,他一面加緊操練人馬,一面派出細作,刺探太平軍的活動情況。後來,他掌握了太平軍永安突圍、攻打桂林不下、又攻陷全州的情報。他估計,太平軍肯定要向湖南進軍,從路線看,必渡湘江,走蓑衣渡口。便決定在風門坳設下埋伏,出其不意,把太平軍全部消滅。
為了這件事,他還親奔道州借兵。知府安廣達想坐收漁利,便支援他官兵八百,大炮十五門,火槍五百杆。江忠源又親自來蓑衣渡口察看了地形,把兵力埋伏在風門坳一帶的山上,又備下了足夠的箭矢、炮彈。還在山口附近埋設了許多地雷,佈下了層層陷坑。這傢伙非常狡猾,把這一切做得十分詭密,嚴密封鎖了訊息。他想把太平軍一網打盡,來個出奇制勝,一鳴驚人。
江忠源估計,一舉剿滅太平軍,是完全有把握的,特別是在戰鬥剛剛打響的時候,他看到太平軍一片混亂,屍體堆積如山,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使他更加得意忘形。可是萬沒有料到,太平軍竟如此勇敢頑強,視死如歸,連婦女兒童都參加了戰鬥。不僅強渡了湘江,還迅速變被動為主動,進行激烈的反攻,使自己的兵力傷亡慘重,被迫退到山上,居高憑險,做頑強的抵抗。江忠源深知,自己的計劃落空了。
書接前言。石祥禎談到這裡,精神立刻振奮起來。他繼續對石達開說:“江忠源這傢伙,雖然搶佔了有利地形,可是他的兵打勝不打敗,士氣低落得很。可是,我們太平軍就不同了,越打勁頭兒越足,各王和丞相都參戰了。天王把黃袍脫掉,